28006 哲学
江苏省教育学院编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 绪论
一、基本要求
1、了解什么是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2、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特点及其根本变革。
3、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及其方法。
二、基本内容
1、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重要意义。
3、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三、学习要点
1、哲学。
主要领会:哲学和世界观的区别: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含义;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概括和总结的含义。
2、哲学基本问题。
主要领会: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含义及其意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主要领会:(1)阶级斗争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提出了要求,又为它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3)对费尔巴哈唯物论和墨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改造。(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和发展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主要领会:(1)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对象上所实现的变革。(2)“科学之科学”含义及其错误。(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内容。主要领会:(1)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2)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主要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化、革命化和阶级性等特点。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略)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一、基本要求
1、着重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运动观。
2、懂得为什么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明确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二、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含义。
3、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
4、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5、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三、学习要点
1、物质观。
主要领会:(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特点。(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含义。
主要领会:(1)列实物质定义的丰富含义。(2)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物质和物质形态。
主要领会:(1)物质形态的含义。(2)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
4、物质范畴与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
主要领会:(1)物质结构的含义。(2)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5、运动。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主要领会:(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或根本属性。(2)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3)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上唯心主义的错误。
动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主要领会:(1)运动绝对性的含义。(2)静止的含义。(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4)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
6、时间和空间。
主要领会:(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2)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关系。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意识的起源、本质及能动作用的原理。
2、掌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树立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观点。
3、在一切实际工作中,自觉地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基本内容
1、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
2、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4、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6、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三、学习要点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主要领会:(1)从物质自身中产生出有意识的生物,是由“物质的本性”所决定的。(2)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主要领会:(1)劳动在人脑发展中的作用。(2)语言在意识产生中的作用。
3、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主要领会:(1)有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在意识活动中的作用。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主要领会:(1)反映者和被反映的关系。(2)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3)意识形式的主观特性。(4)错误的意识也是对外界的反映。(5)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主要领会:(1)意识能动性的含义。(2)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实现的。
5、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的含义。
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普通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基本要求
1、明确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基本观点。
2、把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其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3、学会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观察和认识问题。
二、基本内容
1、联系的客观性的普遍性。
2、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3、运动、变化和发展。
4、两种发展观的对立。
5、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6、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三、学习要点
1、普遍联系。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造的。
联系是普遍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
分析实践活动中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联系的多样性
主要领会:(1)联系的多种形式,(2)不同的联通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3、联系的条件性
主要领会:(1)条件的含义。(2)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3)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条件,反对空想。
4、联系观点与系统观点。
主要领会:(1)系统的主要特征。(2)系统论与辩证法的关系。
5、运动、变化、发展
运动的含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变化的含义。
发展的含义。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根据。
联系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变化的关系;变化与发展的关系。
6、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对立的具体表现;根本对立的焦点。
7、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如何理解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由三个基本规律和一系列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8、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的地位。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其他规律的意义和地位。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一、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2、懂得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懂得这一原理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二、基本内容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4、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三、学习要点
1、矛盾。
主要领会:(1)矛盾的含义。(2)辩证法所讲的矛盾和形式逻辑所讲的矛盾的区别。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
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4、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
5、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结关系;二者相互转化;矛盾问题的精髓。
二者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它是科学的认识方法;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一、基本要求
1、了解质、量、度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2、懂得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二、基本内容
1、什么是质?认识质的意义。
2、什么是量?认识量的意义。
3、什么是度?认识度的意义。
4、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三、学习要点
1、质。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质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如何把握事物的质。
认识质的意义。
2、量。
量的含义。
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如何把握事物的量。
认识量的意义。
3、度。
度的含义。
度和关节点的区别和联系。
认识度的重要意义
4、量变。
量变的含义及其特点
量变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量变的基本形式。
5、质变。
质变的含义及其特点。
质变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质变的基本形式(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决定的)
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相互依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相互渗透:总的量变动这程中有部分质变(部分质变的表现),质变中有量的扩张;相互转化
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
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错误
质量互变规律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基本要求
1、掌握辩证的否定观原理。
2、深入理解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懂得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二、基本内容
1、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2、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3、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4、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5、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三、学习要点
1、肯定和否定。
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肯定和否定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2、辩证否定(扬弃)。
事物的自我否定。
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辩证否定观的重要方法论意义。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3、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辩证否定,是历经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完成的。
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辩证过程(讲出理由)。
从形式上看,这是事物发展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运动(讲出为什么事物的发展会是上升的运动?事物的发展又为什么是曲折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要意义。
4、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略)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诸范畴
一、基本要求
1、着重把握每对范畴的科学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2、懂得每对范畴的重要方法论意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二、基本内容
1、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3、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4、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5、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三、学习要点
1、原因和结果。
因果联系的特点。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因果的相互联系;因果的相互作用(反馋关系);因果的相互转化;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2、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产生的根据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3、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的含义。可能性的多样性。
现实性的含义。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转化。
主观努力是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关键性条件。
4、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内容和形式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内容和形式矛盾运动特点。
分析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的错误。
5、本质和现象。
现象的含义。区分真象和假象。
本质的含义。本质与必然性、规律的区别和联系。
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
分析唯心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第九章 认识和实践
一、基本要求
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懂得为什么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3、掌握认识的发展规律。
二、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对立。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实践及其对认识的作用。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5、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6、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三、学习要点
1、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反映论的基本观点。
先验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反映论和先验论对立的实质。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社会实践是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
3、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点。
把实践引入知识论是克服先验论、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的基础。
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认识主体的含义。主体与主观的区别和联系。
认识客体的含义。客体与客观的区别和联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用对世界的认识改造世界。
5、实践。
实践的含义。
实践的特点:实践的客观性;实践的能动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其关系。
6、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主要领会:(1)认识产生于实际的需要。(2)认识发生于实践过程中。(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领会:(1)实践的要求和认识的新课题。(2)科学认识的手段和实践的发展。(3)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为人类造福。
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的定义及其特点。
理性认识的定义及其特点。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主要领会:(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4)实践是二者统一的基础。
分析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8、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从认识到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
从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9、人类认识的总规律。
人类认识总规律的内容。
认识发展规律的重要意义:坚持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论与群众路线的统一。
10、科学的思维方法。(略)
第十章 真理
一、基本要求
1、弄清什么是真理和客观真理。
2、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3、懂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把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二、基本内容
1、真理是客观的。
2、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及其意义。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4、实践在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中的作有作用。
5、认识论和思想路线。
三、学习要点
1、客观真理。
真理为什么是客观的?
马赫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真理观的错误。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
3、实践标准。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的辩证法(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的关系。
4、认识论和思想路线
什么是党的思想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统一。
第十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
一、基本要求
1、明确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认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3、懂得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及其意义。
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5、搞清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基本内容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关系。
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点及其产生的根源。
3、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历史观的伟大革命。
4、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区别和联系。
5、劳动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6、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7、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习要点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是什么关系?
2、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点及其在历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原因。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对象及其创立的伟大意义。
3、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
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又密切联系着。
4、劳动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并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和社会生活存在、发展的前提。
劳动又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5、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十二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一、基本要求
1、全面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畴。
2、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懂得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基本内容
1、生产力及其构成。
2、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
3、生产关系及其内容和类型。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三、学习要点
1、生产力及其构成。
生产力的定义(主要表明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者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同劳动者相结合,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它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转化为生产力。
3、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
生产力的性质有社会结合和物质技术两方面。在社会结合方面,生产力性质表现为集体性生产和个体性生产的区别;在物质技术方面,生产力的性质表现为劳动者用什么劳动资料进行生产。
生产力的水平,在社会结合方面,主要是指社会分工和协作的规模、程度等;在物质技术方面,主要是指劳动力和劳动资料的多少、产品的数量、生产的发展速度以及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等。
4、生产关系及其内容。
生产关系的定义。
生产关系为什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利益关系?
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这种矛盾运动过程有种种复杂情况,但基本的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又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适合与不适合都不是绝对的)。
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状况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
这一规律的具体内容。
这一规律的指导意义。
第十三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一、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范畴。
2、掌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懂得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规律。
4、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性质和特点,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二、基本内容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
2、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
3、什么是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理论有何重要意义?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5、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发展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6、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
7、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8、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改革的关系。
三、学习要点
1、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的含义。
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构成。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
上层建筑体系中的核心力量。
社会形态的含义及其理论的重要意义。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服务的方向、服务的方式、服务的效果及服务的性质。
3、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发展规律。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
这一规律的指导意义。
4、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含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据。
社会基本矛盾如何推动社会发展。
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性质。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的客观要求。
改革的原则和检验标准。
第十四章 阶级 国家 革命
一、基本要求
1、了解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
3、懂得国家和革命的基本原理。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二、基本内容
1、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2、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
4、国家的起源、实质和职能。
5、国体和政体。
6、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新型的国家。
7、社会革命的根源、实质和作用。
三、学习要点
1、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起源:阶级是历史范畴:阶级产生的具体条件。
阶级的实质:列宁关于阶级的科学定义(主要领会阶级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
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含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国家
国家的起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实质: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
国家的职能:国家职能与国家实质的关系;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职能的本质区别。
国体和政体的含义及其关系
说明在社会主义期间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建设的重要性。
3、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意味着产生社会革命的不可避免性。
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有两种含义。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社会革命的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社会革命和改良的区别和联系。
4、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新型的国家。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本质特点
第十五章 社会意识
一、基本要求
1、了解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和发展规律。
2、懂得社会意识的基本构成。
3、把握社会意识诸形式的特点。
4、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意义。
二、基本内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具体表现。
3、社会意识的构成。
4、各种意识形态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及其意义。
三、学习要点
1、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要领会: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具体表现。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领会: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表现。
2、社会意识的构成。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含义及其关系。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含义及其关系。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非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和依据。
3、意识形态诸形式。
各种意识形态(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科学、哲学)的特点及作用。
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但它们又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构成一个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
4、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含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包含的内容。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十六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基本要求
1、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
2、明确个人特别是无产阶级领袖对历史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3、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二、基本内容
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是两种历史观斗争的焦点之一。
2、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3、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作用。
5、无产阶级领袖对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
三、学习要点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创造的主要表现。
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制约性。
2、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的特定含义。
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历史人物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3、无产阶级领袖。
无产阶级领袖的含义。
无产阶级领袖的优秀品质。
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
4、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含义
掌握群众观点的重要意义。
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十七章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一、基本要求
1、从总体上认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
2、了解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的关系。
3、明确共产主义是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必然归宿,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要实现的信念。
二、基本内容
1、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
2、人的解放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3、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5、共产主义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6、区产主义的理想和实践。
三、学习要点
1、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的含义。
为什么社会总是不断进步的?主要领会:社会进步的动力;社会进步的必然性。
2、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人的本质的科学含义。
确定人的本质的根据。
价值的科学含义。
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
3、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科学含义。
私有制下的人们为何处于必然王国之中。
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4、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
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
共产主义是共产主义思想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批判“共产主义渺茫论”。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
一、基本要求
掌握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解放的关系,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的发展线索。
二、基本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诞生地
2、指导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
理论和实践兼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重品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3、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
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开拓了发展空间;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动力;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明了发展方向。
第二节 哲学革命是思想解放的先声
1、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解放了思想
真理标准问题是针对“两个凡是”提出来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
2、“摸着石头过河”
改革开放在探索中前进;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的发展
从批判哲学转为建设哲学;从阐释哲学转为创造哲学;从封闭哲学转为开放哲学。
2、起飞吧,密纳发的猫头鹰(略)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精髓的哲学根据
一、基本要求
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理解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全面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哲学基础。
二、基本内容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含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生、偏离和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意义。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含义;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哲学根据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唯物论根据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要求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法根据
用全面的系统的观点对待客观世界;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指导人们不断解放思想。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论根据
唯心主义认识论首先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理,要求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不断解放思想;认识辩证的发展规律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提高素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三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基本要求
全面了解发展范畴的含义,懂得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与目前中国社会的关系,掌握可持续发展含义、内容、基本原则,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意义,了解中国为什么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掌握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场。
二、基本内容
第一节 发展范畴的多重内涵
1、发展的客观性内涵
发展是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过程;发展客观性本质的表现。
2、发展的价值性内涵
发展价值性含义;发展范畴价值属性的表现。
第二节 发展才是硬道理
1、发展是解决中国目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振兴中华,实现四化,才能充分体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促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更好地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2、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新世纪的发展模式
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
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3、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大意义
4、中国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场。
第四章 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证法(上)
一、基本要求
懂得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全面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揭求和论述,明确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了解我国进行改革的必然性,深入理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懂得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论
1、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历史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规定。
2、社会主义本质的丰富内涵
对小平从实践出发对原来已形成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进行理论反思,集中全党智慧,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进行了全面梳理;邓小平全面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1、我国正处在社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第三节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
1、改革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举
改革是我国社会特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改革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举。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扫除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改革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3、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根本动力
改革是解决生产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4、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是一个大试验;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第五章 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证法(下)
一、基本要求
学会用辩证法分析和理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辩证性质,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掌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全面理解我国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关系,正确看待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全面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主要依据和伟大意义。
二、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一般与个别
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辩证性质
2、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性和个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中国
2、效率优先与社会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
3、怎样看待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第三节 “一国两制”的理论
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的宗旨和核心是和平统一祖国;“一国两制”的国家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设置特别行政区;制订相应的法律。
2、“一国两制”方针提出的主要依据
“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根据;“一国两制”构想的现实依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十分有利。
3、“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史上的一个崭新创举,是对马列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创造性发展;“一国两制”给中国(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未来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更光辉的前景;“一国两制”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一国两制”为解放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4、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是一个反映各方面利益、能为各方面接受的方针,必须长期坚持;“一国两制”是在对发展前景的客观分析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说话向来是算数的;“一国两制”长期不变的方针,已经通过立法程序,具有法律效力。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一、基本要求
理解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及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全面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目标模式、基本途径。
二、基本内容
第一节 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1、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多年来理论探索的宝贵成果。
3、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意义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构想
1、社会主义市场济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我国已具备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途径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的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七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一、基本要求
明确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目标,掌握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和任务,懂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任务特点、途径和方法,掌握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方针和要求。
二、基本内容
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1、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政治体制改革的内涵和实质;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2、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目标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3、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和任务
政治体制改革的六个环节;当前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新型民主
民主的含义和本质;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和任务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途径和方法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和重要作用
法律的起源和本质;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和作用。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战略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方针和要求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加强法制教育,全面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
第八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基本要求
了解两个文明的内涵,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及社会主义条件下两个文明的关系,全面掌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懂得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基本内容
第一节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涵;社会主义社会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本和前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反作用。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内容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第三节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2、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加强共产党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第九章 邓小平教育理论
一、基本要求
全面掌握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意义,了解“三个面向”的内容,掌握培养“四有”新人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第一节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科技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要培养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科技人才,必须抓好教育。
2、优先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大计;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3、要千方百计把教育投入问题解决好
4、科教兴国战略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思想的重大决策
第二节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1、“三个面向”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
2、“三个面向”的内容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要面向未来。
第三节 培养“四有”新人
1、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2、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第十章 知识经济到来与教育的应答
一、基本要求
掌握科学技术的本质和一般特征,深入理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了解知识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掌握发展教育与知识经济的关系,了解我国教育对知识经济社会到来所作的各种积极应答。
二、基本内容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科学技术的本质和一般特征
科学技术的本质;科技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
2、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是当今世界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
第二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
1、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2、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知识经济的含义;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知识经济需要教育的支撑
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内在支撑力量;教育是知识经济的重要内容。
2、我国教育地知识经济的应答
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
选用教材意见:
《马克思主义哲学》宁效兰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孙宝根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