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高中:藏着一位科研“潜力股”

时间:2018/6/9    阅读:2700

市北高中:藏着一位科研“潜力股”


作者:俞华 文章来源:市北高中 发布时间:2018-06-06 

第29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日前落下帷幕,此次比赛全省共有13支代表队、220个学生创新项目、292名学生参加。其中,来自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的高二学生顾一凡获得了一等奖。学校科技组组长强奕岚老师介绍,顾一凡同学在进校近两年的时间里,不仅在各类创客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还获得了国家专利。那么,他如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创客达人。

时刻观察生活成就创客梦想

汽车死角扫描仪、共享储物箱等项目是顾一凡这两年的研究重点,也为他带来了不少荣誉,接连获得2017年江苏省中小学创客大赛二等奖、第29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他告诉记者,这两个创意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灵感。“我爸爸是开公交车的,拐弯时看后视镜里难免有死角,这让他非常苦恼。”由此,顾一凡着手设计一款能通过传感器等技术手段解决后视镜死角问题的扫描仪。在父亲的建议下,他找准了车尾、车头、车身两边等关键扫描位置;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解决了具体的编程、反射波扫描等技术难题。经多次测试成功后,这款扫描仪获得了国家专利。

而共享储物柜则是顺应了共享化的时代潮流,通过人体红外、超声波测距等技术实现“物品漂流”的创意:不同人通过手机就能开箱放置、拿取物品,比如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雨,一把伞就在共享储物柜中供人使用,这将让生活更加便利。顾一凡笑说,学校此前举行过“图书漂流”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书本的利用率,节约资源。“如果能有个箱子实现共享的话,将丰富可共享的内容,帮助人们享受智能、绿色生活。”

网购科技模型培养科研兴趣

说起从何时对科技创新感兴趣时,顾一凡回想起了初中观看过不少央视出品的科学节目,比如《我爱发明》《走进科学》等。如果说电视节目让他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朦朦胧胧的兴趣,那么接触到监测太湖新城地底电线、水管等情况的智能系统则让他有了发明创造跃跃欲试的冲动。中考后的暑假,他特地网购了电磁炮科学实验模型、科技科普类书籍用于培养科研兴趣。“高考结束后,我打算再买一个飞机涡轮发动机模型来研究。”他兴致勃勃地说。

进入市北高中后,顾一凡加入了科技创新社团,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展开了科学之旅。每周三下午有固定的社团活动时间,他们来到实验楼就最新研究的项目进行“头脑风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新型技术。顾一凡说,在社团的近两年时间收获颇丰,他学会了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使用传感器芯片等新技术。

学校成为培育科研“潜力股”的土壤

像顾一凡一样活跃于科技领域的学生在市北高中并不少见。在去年11月举行的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2017赛季世界锦标赛上,市北高中“原道科技社”的郭宇、夏敏豪等五名队员获得了能力挑战赛和积木赛项目一等奖。科技教育成果得到多方认可,“原道科技社”被评为无锡市十佳学生社团,“原道科技社”升格为“原道科学院”,学校被评为“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学校”及“市首批创客教育实验学校”,并于2018年1月蝉联省青少年科技教育“五星级先进集体”称号。

据悉,自上世纪80年代起市北高中就开始关注科技教育,无锡市第一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时任学科组长的邢怡生老师带领学生参加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多项赛事。近年来,学校通过举办和参加科技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实践和锻炼的活动舞台,不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邢怡生老师说:“动手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坚持是不断进步的动力,只有比别人更多的钻研才能比别人获得更多的经验。” 这也许就是最好的诠释。


关键词:市北高中:藏着一位科研“潜力股”

  • 相关阅读
电话咨询 短信咨询 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