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强制发论文,读博变容易了吗?

时间:2021/1/1    阅读:2517

不强制发论文,读博变容易了吗?

近期,多所高校发文,不再将论文发表作为博士生培养的硬性指标之一,“苦论文”正在成为过去时。

博士生在学期间是否要发表论文?《国务院学位管理条例》并没有相关规定,但在各大学却有不同的要求。许多学校还规定,如果在校期间不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则即使博士学位论文写得再好,也拿不到学位证书。博士生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拿到学位,是高校的普遍生态。

不强制发论文,读博变容易了吗?

截图自知乎

2020年,从国家到高校,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旨在打破“博士毕业-发表论文”这曾经看似牢不可破的关联。

终于,毕业与论文,脱钩

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提到“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

不强制发论文,读博变容易了吗?

对于论文“难产”的人文科学类学科,教育部于12月发布《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不得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唯一标准”。

学位授予和论文发表“脱钩”,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波表示,将发表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前提,是许多高校博士和硕士毕业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大多数国家并不要求将发表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依据,而是更关注学位论文本身的水平和质量。

取消硬性论文发表要求,高校也纷纷“亮剑”。

2019年4月,清华大学发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写到,“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达到基本要求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

不强制发论文,读博变容易了吗?

有专家表示,清华大学此举,有助博士生教育重心能够真正回归到人才培养上来,对全国高校都有示范意义。

2020年3月,响应教育部、科技部政策,广西大学修订完善《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申请审核工作实施办法》,不将发表SCI论文作为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限制性条件。

2020年6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九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十七次会议,研究生院负责人在会上表示,研究生院制定了《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创新成果评价规定》,“发表论文数量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为该评价规定改革的突破之一。

不强制发论文,读博变容易了吗?

12月,又一所“一流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发文:不对博士生科研发表作统一要求!其“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学位论文质量见证“123计划”;落实“破五唯”精神,合理制定符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创新科研成果要求等。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SCI期刊体系,中国已成为不折不扣的“论文大国”。在“破唯”的大趋势之下,高校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改革也在加快推进。

论文,博士生的梦魇之一

把论文当做“指挥棒”,对个人的学术成长和学科领域的发展,影响都太大了。

说起写论文,那可真是一把辛酸泪。从写论文开始那一刻,就是“掉发”的时刻。论文开题到发表,每一步都是就是“拆盲盒”的心态——没人知道下一步会怎么样。

除去上课、实习,真正能用于研究的时间非常有限。参与项目太多,就没精力投入论文写作;与导师交流的时间太少,得不到有效的论文指导;有些学校还规定博士要参与本科生授课工作,导致专注研究……而且,支撑论文的实验(理工科)或调研(文科)又不能一蹴而就,在阶段性的研究过程中,很多学生就把原定的课题做“死”了。论文不符合导师的要求或得到的数据不准确,就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甚至变换研究方向。这些都导致一篇论文“难产”。

不强制发论文,读博变容易了吗?

图源:知乎

好不容易搞定了写作,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论文发表才是“惶惶不可终日”。

论文能投稿一次通过的都是凤毛麟角,大部分都是一波三折。从网站上公布的审稿周期来看,北大核心1-3个月,国家级1-3个月,省级1个月。

不强制发论文,读博变容易了吗?

图源:知乎

但实际上,论文发表的周期根本查不到,审稿3个月甚至6个月也是常态。只有论文见刊了,心里的石头才能落地。这还不算在审稿过程中一改二改的流程,就算按照审稿意见仔细修改,也不排除会被拒稿——这才是真的“杯具”。

论文接收了,期刊编辑部就会发来一系列文件,包括版权、校对、提供原始图片等等。这时候又面临一个“伤感情”的事情了:论文版面费。

不强制发论文,读博变容易了吗?

数据来源:各期刊网站

传统订阅期刊不收版面费(没有彩图的前提下),但是相对较慢;OA期刊快,但是要版面费。为了增加曝光量,提高知名度,作者往往被动地照单全收,除了付钱,别无他法。

从2021年起,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向Nature Genetics、Nature Methods、Nature Physics 这三本期刊投稿时,可选择guided OA模式,但是每篇论文需要缴纳2190欧元的Editorial processing charges(国内通称“审稿费”)。

而《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中明确表示,单篇论文发表支出超过2万元人民币,需经论文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这意味着,在Cell、Nature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必须要到处“化缘”,否则只能自己消化这笔资金。

不强制发论文,读博变容易了吗?

截图自科技部

博士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

近年来,博士毕业成了一个大难题。2019年澎湃新闻报道,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预计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169022人,实际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58032人,延毕率为65.67%。而无法如期毕业,在博士生中并非小概率事件。

博士生是否延毕及延期的时间长短,最直接的因素就是论文。一位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透露:想要按时毕业的话,就必须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中国社会科学》等A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核心期刊就那么一些,要发论文的博士却越来越多,难毕业的博士只能越来越难毕业。

不强制发论文,读博变容易了吗?

想要“连续包年”的博士生,截图自知乎

当博士们被延毕折磨的同时,他们也在慢慢习惯这种趋势。“假如没有人延期,我延期了肯定是100个不愿意的;假如身边有20个博士,18个延期,我就觉得没什么了。”上海某985高校的工科博士生如是说。

即使政策已经不强求,但论文是学术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科学工作者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依据。既然选择读博走学术之路,那终究是要与论文打交道的。

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前主编D. Kennedy博士指出:“我们所有的思考、分析、实验和数据收集工作, 在撰写论文之前,什么也不算。在学术领域, 我们的成果是以写出的东西来体现的, 出版物就像硬通货, 是学术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理查德·杰尔认为:“在学术领域,一个人的声誉就像硬通货一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发表的文章记录”。

所以,即使发论文不再是“硬指标”,但想必没有哪个有自我追求的博士,能真正松一口气。

博士生的压力,何止论文

博士身上的KPI并不比“社畜”背得少。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就曾开展面向博士生群体的大调查,“劝退”读博生。

除了论文,博士生的困境还有什么呢?

“读博穷三代,科研毁一生。”钱,是博士生的首要压力。

Nature的调查显示,全球68%的博士生都在担心经费问题,还有一半的博士生在担心自己的助学贷款怎么还。而在我国,大学以公立为主,办学经费长期依赖国家财政投入,经费结构相对单一,直接投入博士生培养的比例相对有限。博士生培养投入结构单一、待遇偏低,经费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

此外,相对于经济发展速度,我国博士生的津贴增长相对滞后、待遇相对偏低。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博士生助研助教经费发放不及时、不足额问题。博士生在超出正常毕业年限后的资助和住宿等资源也缺乏应有保障。

因此,亟须建立一套与博士生弹性学制相适应的财政拨款和经费保障制度,使广大博士生体面生活、潜心学术。

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就提出,在科研经费博士专项计划中探索招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逐步扩大规模。

不强制发论文,读博变容易了吗?

工作形势严峻是博士生面临的另一个大问题。

“博士就业走出‘象牙塔’是全球趋势。”美国科学基金会每年针对毕业5至25年的博士的追踪调查显示,仅有约一半的博士在大学或四年制学院任教。这一比例在我国更低: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博士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的比例仅约38%。

博士生到高校任职,看起来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此前软科就高校教师的薪资、编制、职称等问题均做过分析,博士生的“高知”并不能在职场中得到相匹配的待遇体现。

进入高校或研究机构工作是读博最大的动机之一,然而中国每年新增博士毕业生人数比新增高校教师多2万人左右,“僧多粥少”,这意味着至少1/3的博士毕业生并不能获得高校教职。

最不愁工作的当属医学博士,只有不到20%的医学博士留在学校或攻读博士后,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医疗卫生、政府和其他”。一项基于13所高校的博士生调查显示,医学博士零待业,可谓最受职场欢迎的群体。

不强制发论文,读博变容易了吗?

普遍情况下,我国博士毕业应在27-30岁。然而“三十而已”在博士生身上,大概只是一句口号。

2020级北大博士新生,平均年龄24.5岁,甚至低于该校26.5岁的硕士生平均年龄。一方面是因为在职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拉高了硕士生的平均年龄,另一方面是今年本科起点的直博生超过半数,直接拉低了博士生的平均年龄。

低龄高学历的“大神”们,被贴上“年少有为”的标签,是一般凡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学霸,被动地设了一道年龄的门槛。



关键词:不强制发论文,读博变容易了吗?

  • 相关阅读
电话咨询 短信咨询 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