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11 无机化学(三)

时间:2018/6/13    阅读:2523

    
南京医科大学编 (高纲号 0681)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无机化学(三)》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药学专业的应考者系统地学习《无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专业的人才。
    现代无机化学是对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碳氢有机物化合物除外)的制备、组成、结构和反应的实验测试和理论阐明。本课程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基本化学原理(第二章到第十一章)和元素化学(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基本化学原理包括稀溶液的依数性(第二章)、动力学(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四章)、四大平衡:化学平衡(第五章)酸碱平衡(第六章)、沉淀平衡(第七章)、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第八章)、原子结构(第九章)、分子结构(第十章)、配合物结构(第十一章)。课程用现代的化学理论和观点阐述基本化学原理,反映本学科的前沿内容和发展趋势,同时将基本化学原理渗入到元素化学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和熟练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化学原理,领会元素的主要性质。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勤于思索,流利地回答问题和解答习题。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熟练掌握溶液的渗透压;
    2、熟练掌握动力学关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热力学关于反应热的计算、用吉布斯能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3、熟练掌握四大平衡:酸碱、沉淀、氧化还原和配位平衡,及其相关的计算;
    4、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掌握多电子原子结构,认识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内在联系;
    5、熟练掌握分子结构的现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间作用力;
    6、熟练掌握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在研修本课程前应具有一定的中学化学基础:元素及元素周期表、原子、分子及化合物命名和性质的知识,掌握物质的量、摩尔的概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溶液浓度的计算,会进行数学中对数、反对数、开方及指数运算和计算器的使用。本课程为后续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合成等后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不作考试要求)
    第二章    溶液
    (一)课程内容
    1、溶液的浓度;    2、稀溶液的依数性 ;    3、电解质在水中的存在状态。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溶液的浓度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熟练进行计算和各种浓度之间的换算;掌握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熟练掌握渗透压;了解电解质溶液依数性“反常”的内在原因。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离度、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离子氛、活度和活度系数、离子强度的概念;
    2、掌握: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和Raoult拉乌尔定律;溶液的沸点升高与凝固点降低,会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小分子物质的摩尔质量; 
    3、熟练掌握:溶液的渗透现象、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净渗透方向、渗透压和van’t Hoff范特荷甫定律;渗透浓度;等渗、高渗和低渗溶液;萎缩和溶血,会利用渗透压法测定大分子物质的摩尔质量。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
    (一)课程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反应速率理论;
    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活化能,和外界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会进行相关计算。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平均速率、瞬时速率;会进行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间的换算;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等概念;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的活化能Ea 和逆反应的活化能Ea’与反应热ΔrH的关系;酶催化;能看懂根据实验数据或反应机理写出的反应速率方程式;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的2个条件;过渡态理论—活化络合物;活化能的概念及其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反应历程,降低了活化能。
    3、熟练掌握: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率方程式、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主要原因、能根据实验数据写出速率方程式、阿仑尼乌斯方程式的理解和应用,作图法求活化能;  
    
    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一)课程内容
    
    1、热力学第一定律;
    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3、吉布斯能和化学反应的方向。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化学热力学的初步知识,理解化学反应伴随的能量变化规律,同时学会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 领会:热力学常用术语——体系和环境、状态和状态函数、过程和途径和基本概念——内能、热和功、等容反应热、等压反应热和焓变、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化学方程式、标准状态;
    领会熵的定义,会计算反应的熵变
    2、 掌握: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ym的定义,会利用各物质的ΔfHym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rHym;会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反应热);会利用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式△rGym,T  = ΔrHym-TΔrSym进行有关计算,并正确判断在恒压情况下,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3、 熟练掌握:吉布斯能G和标准生成吉布斯能ΔfGym的定义,会利用各物质的ΔfGym计算化学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能变△rGym,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五章    化学平衡
    (一)课程内容
    
    1、平衡常数;
    2、化学平衡的移动。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化学平衡的意义和特征,正确书写标准平衡常数Kcy和Kpy,并由此计算化学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rGy,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理解浓度、温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意义和特征;浓度、温度、压力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2、掌握:标准平衡常数Kcy和Kpy的表达法;
    3、 熟练掌握:标准平衡常数和标准自由能变的关系式:△rGy = - 2.303RT lg Ky,会熟练计算,并根据反应商Qc或Qp与标准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第六章    酸碱平衡
    (一)课程内容
    
    1、酸碱理论;
    2、水的质子自递平衡;
    3、弱酸弱碱电离平衡;
    4、缓冲溶液。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酸碱理论,明确酸、碱、两性物质的定义、强度的相对性,学会计算溶液的pH值;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机理、计算和配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酸碱理论的发展;盐效应;缓冲溶液的组成及缓冲作用机理;人体pH值的维持和调控;
    2、掌握:通过水的离子积Kw计算溶液的酸、碱度;正确判断两性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同离子效应;根据需要选择和配制(计算)缓冲溶液;
    3、熟练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Ka、 Kb、Kw的意义及相互关系;计算一元和二元弱电解质水溶液中的[H+]和[OH-]或pH值。
    第七章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一)课程内容
    
    1、溶度积原理;
    2、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平衡。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判断沉淀生成和溶解的原理。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沉淀转化;
    2、掌握:分步沉淀,判断沉淀的先顺序、各离子是否能完全分离;
    3、熟练掌握:难溶强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sp的表达方式,溶度积和溶解度s之间的换算;会应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第八章    氧化还原
    (一)课程内容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电池的电动势和电极电势;
    3、氧化还原平衡;
    4、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理解电极电势这一重要概念,明确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熟练使用Nernst能斯特方程,根据电极电势判断氧化还原能力、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平衡常数)。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氧化值的概念,依此理解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掌握:原电池的组成、半电池、电极、电极电势、电动势的概念,写出电池符号;
    3、熟练掌握:标准电极电势,物质本性、温度、浓度(包括氧化态、还原态和介质的浓度、酸度、沉淀剂)等因素对电极电势的影响。熟练应用Nernst能斯特方程式。应用电极电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及相关计算。
    第九章    原子结构
    (一)课程内容
    
    1、玻尔的氢原子模型;
    2、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3、多电子原子结构;
    4、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5、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现代量子力学理论在解决核外电子运动状态问题上的重要结论:能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波函数等概念,明确多电子原子的结构,能从原子结构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氢原子光谱、能量的量子化、光子学说、玻尔的氢原子模型、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和测不准原理;等价(简并)轨道;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电负性;
    2、 掌握:波函数[Ψ(x,y,z) 、Ψ(r,θ,φ)]、原子轨道;四个量子数的取值规定;s、p、d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和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函数D(r2R2)~r图。
    3、 熟练掌握:屏蔽效应和钻穿能力、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电子组态和元素的分区。

    第十章    分子结构
    (一)课程内容
    
    1、共价键;
    2、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质;
    3、分子间作用力。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分子内部原子间强的作用力——化学键中共价键的理论:现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研究和预测分子的几何构型及分子的极性和磁性;理解分子间力。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现代价键理论理论要点——共价键的本质、形成条件和特点、共价键的类型、极性和键参数;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ABm型分子和离子的空间构型;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能写出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轨道能级及电子排布,解释分子的磁性和稳定性;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与特点;范德华力的分类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熟练掌握: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杂化轨道的类型——sp、sp2 、sp3 、等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能写出中心原子杂化示意图、说明分子成键情况、键角、分子构型;氢键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一)课程内容
    
    1、配合物的组成、命名和异构现象;
    2、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3、配位平衡;
    4、生物体内的配合物和配合物药物。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配合物的基本知识,包括配合物的组成、命名、结构和配位平衡,掌握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配合物的异构现象;生物体内的配合物和配合物药物;
    2、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定义、组成:中心原子、配体(单齿配体、多齿配体)、配位数、内界、外界。配合物的分类、命名和配位键的本质;
    理解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八面体场中d轨道的能级分裂、分裂能、高自旋配合物、低自旋配合物、晶体场稳定化能:能判断配合物的磁性、相对稳定性、颜色;
    掌握配位平衡:配位平衡常数;熟悉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其他配位平衡对配位平衡的影响,会进行配位平衡的相关计算;
    3、熟练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中心原子的杂化特点、内轨型配合物、外轨型配合物、磁矩和中心原子d轨道单电子的关系,能根据实测磁矩判断杂化类型
    第十二章    非金属元素(不作考试要求)
    第十三章    金属元素(不作考试要求)
    第十四章    过渡元素(不作考试要求)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能力层次,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它们的含义是:
    领会:要求应考者一般性理解和记忆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属于泛读以扩展知识面的内容。
    掌握:要求应考者清楚理解、牢固掌握课程的较重要的知识点。
    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透彻理解、牢固记忆、灵活运用、融会贯通课程中的最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无机化学(第4版)》,许善锦主编、姜凤超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领会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知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和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能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时,应先阅读大纲中关于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必须深刻理解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原理。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留待以后解决。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内容后,应认真解答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自学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都存在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40% 。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类型(见附录)。
    5、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判断题
    
    如:将HAc-Ac-缓冲溶液稀释一倍,溶液中的[H+]就减少为原来的1/2。
    
    二、单项选择题
    如:某反应的速率方程为υ = k c(A)c的0.5次方(B),可以判断该反应为(    )
    A.  0.5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复杂反应                        D. 反应分子数为1.5   
    
    三、填空题
    
    如: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20)  
    
    四、简答题
    
    如:医学上等渗溶液液的渗透浓度范围是多少 /mmol·L的-1次方?
    
    五、计算题
    
    如:已知 [Cu(NH3)4]2+ 的Ks = 1.12×10的13次方,Cu(OH)2的Ksp =5.6×10的-20次方,NH3的Kb=1.79×10的-5次方。在含有0.2 mol·L的-1次方 NH3 , 0.1 mol·L的-1次方 NH4Cl 和0.20mol·L的-1次方 [Cu(NH3)4]2+ 溶液中,
    (1)溶液的pH值是多少?                                  (2分)
    (2)溶液中的[Cu2+]为多少?                              (2分)
    (3)能否有Cu(OH)2沉淀生成。 

关键词:02911 无机化学(三)

  • 相关阅读
电话咨询 短信咨询 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