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53 社会发展学
高纲1502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27053 社会发展学
南京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社会发展学》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内容涵盖了发展与发展理论的含义、现代化理论(上):发展经济学、现代化理论(下):发展社会学、依赖理论、世界体系论、发展理论的近况与评析(上):从传统争论到综合汇流、发展理论的近况与评析(下):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建立一套新的发展理论、从复因或然论看中国改革开放20年(1978-1998):回顾与前瞻、全球化及改革开放与持续发展等内容。因此,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更加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和全球思维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
《社会发展学》是一门研究发展理论、社会变迁与进步的课程。本课程的目标是学习各种不同类型的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理论,掌握依赖理论、世界体系论以及发展理论的近况,学会对发展理论进行辨析,并运用新的复因或然论,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全过程、对全球化及改革开放与持续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在更加宏观的全球化层面,分析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把握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从而拥有发展性、全球性的思维和视角,更好地提升和丰富学生在各个层面的视野。
本课程的目标:
1.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理论的不同视角、派别及其内容。
2.熟悉依赖理论、社会体系论及发展理论的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3.学会运用不同的理论,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发展学》是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与管理的专业课程,与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社会发展学的相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进行正确的表述、选择,这是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Ⅱ):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社会发展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和说明,这是是中等层次的要求。
简单应用(Ⅲ):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社会发展学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中的一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综合应用(Ⅳ):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社会发展学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中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导论:发展与发展理论的含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发展的基本涵义及其特点;了解导向变迁的性质、现代化的含义;明确理论与发展之间的联系和世界三分论。应重点掌握的是发展的基本涵义、社会变迁的特点、发展指标的区别、世界三分论及其演变等内容。
二、课程内容
1.1 发展、现代化和社会变迁
1.1.1 发展的含义及其变化
“发展”一词的含义可追溯至古希腊。在古希腊哲学思想中,发展是指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社会在内)自然演化的过程,而这个演化过程是有其内在机制和规律的。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一词的含义又起了一些变化。首先,发展是用来专指第三世界国家有计划地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化的经验,以便提高人民生活和科技水平。由过去所指的“自然演化”一变而为“有计划的社会变迁”。稍后,即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由于石油危机爆发及受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发展的冲击,一些欧美先进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撒切尔首相和里根总统分别推出了不同的发展计划。
(一)导向变迁及导向变迁研究的起源
欧美学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系统地钻研导向变迁的问题。导向变迁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分别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及宋朝的“王安石变法”。
(二)导向变迁的性质
只有在经得起检验的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决策者才能对社会作出正确的诊断及设计出一些合乎实情的发展策略。
1.1.2 现代化的含义
“现代”系指西方社会中世纪以后至19世纪的一段历史时期。现代化的具体变化包括:包括封建王朝的没落、神权的退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科技的发展和理性逐渐取代迷信等。“现代化”一词蕴藏双重意义;一是指西方社会历史上的一个自发变迁过程;二是指第三世界国家有计划地向欧美先进国家学习的过程。而“现代化理论(modernization theory)的兴起就是为了探讨第二个过程。
1.1.3 社会变迁的含义
社会变迁是社会思想和行为模式文化、结构和制度的演变过程。其一,社会变迁带有时间性,指上述各种社会现象在某一时限内的变化而言。其二,社会变迁的涵盖面甚广。
1.1.4 小结
社会变迁可以分为两大类:自发变迁和导向变迁。
1.2 发展指标
“指标”是指以数量化或易于运算的方法表达一些抽象概念的内容和特征。过去国民生产总值(GNP)、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是三个最经常为国际机构和一般学者采用的指标。现在,这三个指标已分别为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所取代。前两者用来测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而后者则用来显示发展的速度。
为了弥补上述指标的缺点,一些国际机构和学者又提议兼用其他指标。
1.3 理论与发展理论
1.3.1 什么是理论
一般而言,理论是由一些“界定因果关系”或“铺陈事实”的语句组成的。所谓界定因果的语句亦可称为“概推”(generalization),它是用来界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关系的,例如,“发展水平越高财富分配越趋平均;反之亦然”。
1.3.2 什么是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在于探讨下列三个问题:
(1)什么因素促使一些先进工业国家走上富裕繁荣之路?
(2)什么因素导致第三世界国家陷入贫穷落后的困境?
(3)怎样帮助第三世界国家脱贫致富?
1.3.3 为什么要学习和钻研发展理论
(1)发展理论不是一门纯粹的理论科学,它是以应用为主的。因此,发展理论不能像传统“钜观理论”(grand theory)一样,只注重建立“抽象的概念架构”(abstract conceptual framework)和进行脱离具体情况的分析。
(2)导向变迁并不意味着领导阶层或技术官僚们在策划加速社会变迁的步伐时,可以任意妄为,罔顾客观事实和条件。
经常在社会发展领域出现的误区。一是盲目应用或照抄照搬理论。二是忽略社会发展规律,罔顾客观事实和条件,任意改变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1.4 世界三分论、第三世界与经济发展
所谓世界三分是指:(1)第一世界(First World),包括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2)第二世界(Second World),包括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共产主义国家;(3)第三世界(Third World),包括一些不属于前述任何一个阵营,散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
1.4.1 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及其演变
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始于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不结盟会议。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及发展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这次会议对第三世界来说具有双重意义。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和变化,第三世界更难以达成共识和行动一致了。到1997年,15国集团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高峰会议,对可能出现的“新帝国主义”加以警惕和不满。
1.4.2 把第三世界作为援助对象
1.4.3 第三世界(低度开发国家、亚非拉国家)与经济指标
世界银行(World Bank)在1996年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准则,把全球国家划分为高、中、低三等:
(1)低收入国家,其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725美元以下;
(2)中等收入国家,其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介乎726~8955美元之间;
(3)高收入国家,其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8956美元或以上。
凡处于中等及低收入的国家(共165个)都被称为“发展中国家”。其余的国家则被称为“经济发达国家”。
1.4.4 小结
上述有关第三世界的讨论,可以归结为三个内涵。其一是名称的交替使用,其二是始终不是一个统一的实体,并出现小集团化特征,其三,既牵涉国内因素又受国际因素掣肘。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发展的含义及其变化
识记:①发展含义。
领会:①发展的含义及其变化;②发展与导向变迁。
(二)现代化
识记:①现代及现代化的含义。
(三)社会变迁
识记:①社会变迁的含义及特点。
领会:①发展、现代化和社会变迁三个概念的关系。
(四)发展指标
识记:①指标的概念;②指标的变化及表达内容。
(五)理论
识记:①理论定义。
(六)发展理论
识记:①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领会:①学习与钻研发展理论的原因。
(七)世界三分论
识记:①世界三分论的内涵;②以经济指标划分第三世界的标准。
综合应用:①第三世界作为政治实体的演变过程;
(八)小结
识记:①第三世界的三个内涵及其具体内容。
第二章 现代化理论(上):发展经济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各派现代化理论缘起的共同背景,了解发展经济学的缘起因由与过程、发展经济学的学术渊源、内容、派别、争论以及它的不足之处。
二、课程内容
2.1 各派现代化理论缘起的共同背景
现代化理论缘起的背景可归纳为两个层面:全球发展趋势和国际政治对垒。首先,从全球发展趋势说起。二战后,欧亚参战国家面对的迫切课题莫过于复兴与重建。其次,从国际政治对垒或“地缘政治”的层面看,战后国际上出现了两个敌对的阵营:一是以英美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二是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共产主义阵营。
2.2 发展经济学(1):导论
亚当·斯密、马尔萨斯等人对经济发展这一课题均有过详细的论述及最后一部著作:密尔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2.3 发展经济学(2):缘起因由与过程
首先,西方经济学家在美国政府推出庞大的战后外援计划期间——1947-1951年推行“马绍尔计划”(Marshall Plan)期间——受到重用。稍后,即40年代末50年代初,随着世界政局的变化——殖民地的衰落和东西冷战的升级,经济学家又再次受到重用。
2.4 发展经济学(3):学术渊源
发展经济学肇始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认为,一切经济活动都建基于土地、资本与劳工三项生产要素之上。但有了这些要素并不等于经济就会自动发展起来。在亚当-斯密心目中,资本的积累与投入才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不过,由资金投入而增加的产品或劳务所带来的效益要透过市场来体现,否则,增产就意味着仓库积压和浪费资金,对发展有害而无益。亚当·斯密又认为,市场的扩展除了可增加销售额外,同时还可以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促进分工和提高生产率。
1848年密尔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原理》,它标志着古典经济学时期的终结,同时也显示了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在此之前,古典经济学家只注重富国济民之术;自密尔开始,发展与分配问题同时受到重视。
自密尔后,新古典经济学家集中探讨“市场机制”、“价格”和“边际效用”等微观经济学课题,而经济发展的研究就被中断了近100年。
发展经济学除了上承前人的理论和观点外,同时还吸收了一些成功发展的经验。例如,战前苏联实施的五年计划——它曾有效地使苏联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升到一个与西方社会接近的水平;其次是凯恩斯的干预政策——凯恩斯于30年代世界经济大衰退时期提出扩大财政和公共开支来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政策;最后,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中央政府协调物资分配和管理的成就及战后美国协助盟国复兴与重建的成功经验。概括言之,上述具体的成功发展经验不仅为日后欧美支援第三世界国家脱贫和发展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参考,同时还为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和理据。
(1)要打破传统社会的束缚或突破“低度发展的恶性循环,就必须由政府带头改革或积累资本;
(2)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战争或经济混乱期间)由中央政府集中调动人力和物资是有效和可行的;
(3)适当行政干预可以填补市场机制(如供求决定价格)的不足。
综上所述,发展经济学的学术渊源有二个:一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二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2.5 发展经济学(4):内容、派别和争论
2.5.1 新古典经济学对发展的看法
首先,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奉行“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的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具体言之,这个主张可演绎为下列五点:
(1)生产资料私有制——国民经济的构成应以私营企业为主;
(2)商品和劳工自由流动,以确保其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3)价格、利润和薪酬的起跌应以市场机制为主导;
(4)在市场机制及价格杠杆的运作下,经济增长的成果会顺流而下惠及普罗大众。
(5)对外门户开放,使各类商品、金融和劳务自由进出国门,这样,在“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s)的原则下,对第三世界国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其次,是他们对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导因的看法。新古典经济学家一致认为“低度平衡陷阱”(low level equilibrium trap)是造成第三世界国家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所谓低度平衡是指人均产量或生产力低,因而顺序导致低收人、低消费、低累积和低投资。最后,低投资又反过来引致低生产力,如此循环不息。
这种把经济增长视为“单纯的资金累积和投资”的思维,一般都以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G = S/K。其中,G表示经济增长率,S表示储蓄率,K表示资本利用率。经济增长受储蓄率和资本利用率的制约,储蓄率越高,资本利用率越大,经济增长则越快;反之亦然。总的来说,早期发展经济学理论一致认为资金积累与投入是经济发展的动因。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中,以罗斯特(W. W. Rostow)的“经济成长五阶段论”最具影响力和最有代表性。 罗斯特断言落后国家必须遵循往昔欧美社会经济发展的五个阶段:传统社会、酝酿发展期、发展初期、成长期和高消费社会。至于怎样才能启动传统社会步入发展的轨道,他认为主要从资本累积着手。累积的途径是政府通过税收或其他财政手段、民间集资、加强出口、改进生产技术等。
2.5.2 结构制度学派对经济发展的看法
2.5.3 发展经济学领域内的主要争论
(一)“均衡”与“不均衡”发展之争
主张“均衡发展”的主要论点是:由于低度平衡这一恶性循环中的每一个环节——低生产力、低收入、低消费、低储蓄和低投资——都有紧密的连锁反应。如果单单把资金注入某一个或几个工业项目,恐怕不能冲破这个低度性循环。
但反对“均衡发展”者亦提出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如果把有限的资源分散投资在所有经济领域内,则不能发挥充分的作用或效应。因此,我们应选择一些重要工业项目(如钢铁、石油),集中投资把这些 (核心)重点项目搞好。这样便会造成所谓“瓶颈作用”,刺激和诱发一些落后的工业(采矿、电力)跟上。
(二)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之争
所谓“比较优势”是指:每个国家都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并因之而具备了生产不同产品的优势。如果各国按其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的优势,以最低成本生产一些价廉质优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交换,则对买卖双方都有好处。
“比较优势”主导下的“国际贸易”还有下列两项功能。第一,落后国家可向先进国家学习和输入所需技术、设备和人才,以便促进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第二,在自由贸易的过程中,由于生产要素价格有“一体化”的倾向,所以,国际贸易有助于缩小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三)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之争
结构制度学派(包括普雷维什、缪达尔及辛格等人)认为,落后国家在资金短缺情况下,除了举债吸引外来投资和争取外援外,还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途径,以赚取外汇来弥补国内资金不足的窘境。但如果仅靠出口初级产品(如农产品和矿产)——能否长远不说——是不划算的。因为这些产品的价格起落大,同时其贸易条件容易恶化。再者,其“收入弹性”不及工业产品的大。故此,在出口初级产品的同时,亦应积极推行“进口替代”(import substitution)政策,即在本土设厂生产一些轻工业消费品去替代同类进口货。
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进口替代政策不但违反自由贸易的原则,同时还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及有保护“永远长不大的幼苗工业”之弊。所以新古典经济学派建议实施“出口主导”(export oriented)政策来筹集资金和促进经济发展,即利用比较优势去制造一些轻工业产品以替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第一,以出口赚取外汇来购买进口货。第二,因为出口主导的产品不但可以外销,同时还可内销。这样使产品的市场扩大,符合经济规模原则。第三,“出口主导”政策符合自由贸易原则,又可以吸引外商投资,增加本地劳工就业机会。
(四)计划与市场之争
新古典经济学派视“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金科玉律。可是在实际活动中,上述理想境界未必能够实现。
2.6 发展经济学(5):不足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发展观有三项不足之处:(1)忽略社会因子(亦可称之为非经济因素);(2)忽略外因的负面影响;(3)误认为经济学理论是一些放诸四海皆准的金科玉律,忽略个别地区或国家的特殊条件和具体状况。
2.6.1 忽略社会因子
重经济而轻社会的发展模式带来什么后果呢?根据过去的发展经验,可归纳为两种: (1)造成国民经济停滞不前,浪费了投入的宝贵资源;(2)形成一个二元发展困局,即经济增长与财富分配两极化同时并存。形成第一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以及国民性都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第二种现象的出现在拉美诸国最为普遍。
另外,“休克疗法”是指企图运用一些简易的经济政策在最短的时间内挽救濒临绝境的国民经济(如国民生产滑坡、消费品严重短缺及通胀失控等)。他们所持的理由是:生产滑坡、消费品短缺的情况,可以通过提高价格而得到解决。
2.6.2 忽略外因的负面影响
实施自由贸易政策是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其原因有三:第一,资本家为了降低风险,总是想尽办法把资金调往境外,这样就使国内失去发展所需的宝贵资金。第二,短暂和投机性外资的流入是为了乘机套取高利息和汇率差额,这样只会加深国内经济危机,而不会增加生产性的投资。第三,如果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去进行贸易,那么香蕉王国永远沦为香蕉王国,第三世界国家也只能成为先进国家的初级产品供应商或工业产品的车间和装配厂,永远不会成为先进科技大国。
2.6.3 误认为经济学理论为一些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
以自由市场和供求定律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是建立于一些先决条件或基本假设之上的。这些先决条件最低限度包括:(1)经济行为理性化;(2)不存在垄断现象(3)市场信息充分。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各派现代化理论缘起的共同背景
识记:①现代化理论缘起的背景可以归纳为两个层面。
(二)发展经济学(1)导论
识记:①密尔探讨发展经济学的著作。
(三)发展经济学(2):缘起因由与过程
识记:① 发展经济学缘起的过程。
(四)发展经济学(3):学术渊源
识记:①发展经济学吸收的成功经验;②发展经济学的学术渊源。
领会:①成功发展经验为经济发展理论提供的重要启示和理据。
(五)发展经济学(4):内容、派别和争论
识记:①新古典经济学家对发展的五点主张;?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③罗斯特“经济成长五阶段”论;④比较优势;⑤进口替代;⑥出口导向;⑦新古典经济学的金科玉律。
领会:①主张“均衡发展”的主要论点;②反对“均衡发展”者提出的难题;③“比较优势”主导下国际贸易的两项功能。
简单应用:出口主导政策的好处。
(六)发展经济学(5):不足
识记:①新古典经济学派发展观的三项不足;②重经济轻社会发展模式的后果;③ 休克疗法。
领会:①建立以自由市场和供求定律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所具备的先决条件。
综合应用:①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的原因。
第三章 现代化理论(下):发展社会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社会进化论、社会分工论、西方社会超前论和社会体系论的基本涵义;明确结构制度学派、文化学派和行为人格学派的基本假设。应重点掌握的是结构制度学派、文化学派和行为人格学派之间的比较和存在的缺点。
二、课程内容
导言:社会学之父孔德的动态社会学和静态社会学
3.1 缘起因由与过程
3.2 学术渊源
3.2.1 社会进化论
19世纪的社会进化论者(social evolutionist)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仿似生物有机体的成长,会依循一个单轨直线的进化过程。马克思认为社会变迁的动力源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换言之,当生产力提高到某一水平时,原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会因不能适应而瓦解,而新的发展阶段就会应运而生。
3.2.2 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从“社会团结”( social solidarity)的角度去探讨社会进化的历程。他首以“工业化”( industrialization)为分界线,笼统地把社会划分为两个主要进化阶段:工业化前的传统社会(traditional society)和工业化后的现代社会(modern society)。涂尔干认为社会变迁——由“机械团结”式的传统社会进化到“有机团结”式的现代社会——的主要动力是人口膨胀和社会分工(包括职业分工和社区分工)。
3.2.3 韦伯的“西方社会超前论”
韦伯专注于社会变迁进程中经济体系的转化。他原想利用这方面的研究去反驳马思的历史唯物论。韦伯认为,社会发展不是单纯由科技或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意念和价值观(idea or value judgment)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坚持认为意识形态不但有其存在的独立性,同时还具有影响阶级关系和经济结构的能力。韦伯最具有争议和影响深远的是他对“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
3.2.4 帕森斯的“社会体系论”
一般学者都认为,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社会体系论”(social system)才是战后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的滥觞。
帕森斯的社会体系论以“社会行动”(social action)为基础——行动是社会结构或社会体系(即单位)形成的基石,也是社会发展(即社会分化)的起始点。
但随着岁月的推移、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需求和目标的转变,新的社会体系也会因此应运而生,以便肩负新增的“功能”(function),如适应新环境、满足新添需要及达成新目标等功能。
帕森斯亦借阐述这两项变化——行为模式和社会结构的转变——来反映他对社会变迁和发展的看法(1)社会体系在一个平稳均衡(equilibrium)的状态下进行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 (2)行为模式不但伴随社会结构而转变,并且会反映每一个社会进化阶段的特征。
每组模式变量都由两个对立的变量组成,它们分别代表每一个层面内两个极端(传统与现代)的行为取向,即一个行为取向“谱”(continuum)内的两个极端。
帕森斯的模式变量是一些“理想型”概念(ideal-type concepts)。所谓理想型概念,是指科研过程中所应用的一种分析工具,它所代表的只是一些虚构的理想状况,而这些状况未必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最后,我们简介帕森斯对社会进化过程和特征的论述。社会分化由四个紧密相连、周而复始的步骤,即分化、提升、容纳和普及化(或合法化)组成。所谓分化,是指设立新的机构(即社会体系)去专门负责一些新增的功能或需要;提升是指分化后带来的适应能力增强和处事技巧提升;容纳是指社会整体对新增体系及功能的认同和接纳,使社会组织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普及化除了指社会整体认同和接纳新增的机构和功能外,同时还代表新增的机构和功能趋于制度化及获得合法的地位。
帕森斯所指的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的六项主要“结构性突破”:(1)合法化或集体意外形成;(2)社会阶层化或阶级的出现;(3)科层制度的建立;(4)市场兴起及货币流通;(5)法律体系的普及化;(6)民主政制的创立等。
帕森斯的分段进化论根据不同的进化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结构性特征。具体内容见图:3-3。
3.3 内容、派别和争论
我们可以把社会发展理论划分为三大派系和六个分支。这三大派系分别是结构制度学派、文化学派和行为人格学派,
3.3.1 结构制度学派: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与发展
(一)社会结构、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有关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人物当首推列维(M.J.Levy)和艾森斯塔德(S.N.Eisenstadt)
列维认为,从长远来说,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必然会由传统过渡到现代阶段。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往昔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这个自然过程的最佳例证。但列维也同时意识到,这些“人为”(即有计划)的发展过程已经不可能一成不变地重复先进国家往昔的漫长“自然发展过程”。其原因在于:(1)为了缩减现代化所需的时间;(2)避免先进国家昔日在迟缓、摸索的过程中所付出的重大代价。
维持一个健全的社会结构和稳定的环境是发展成功的必需条件。所谓健全的社会结构和安定的环境,是指策划和执行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是否能有效地发挥如下功能:(1)维持秩序,使社会能够承受过渡期间的冲击;(2)有效地执行引进计划、完成各项预定发展目标。
(二)社会发展与结构重组
斯梅尔瑟也特别指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协调机构或其他发展的配套设施并不一定能够及时产生或设立。若此,则社会失衡(social disintegration)的现象就会出现。
斯梅尔瑟把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区分为三个步骤:社会分化、社会失衡和社会整合。社会分化只是发展的第一个步骤,如果下一个步骤——社会失衡——没有处理好,社会就不能回复到一个整合的状况。若此,则发展的进度将会被拖慢,发展的成果会被浪费或侵吞。
3.3.2 文化学派:宗教伦理与发展
格尔兹探讨导致印尼小企业家成功的因素时,发现他们表现出一派贵胄精神。例如,他们表示誓以在经济领域的成功来补偿他们在政治上的失落。
3.3.3 行为人格学派:创造性、成就欲与发展
(一)创造性人格与社会发展
哈根认为,无论是“自发性”还是“模仿性”的社会发展,都应从改革传统人格入手。创造性人格包括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三项,其具体的表现可归纳为三点:
(1)认为适应环境的最佳方法是去改造它,并以改造环境为己任;
(2)重视科技知识、生产技术和工商活动;
(3)具有进取精神、独立思考能力,敢于挑战不合理的传统陋习、滥用权势的官吏和上司。
(二)麦克莱兰的成就欲与社会发展
麦克莱兰的基本假设是:社会的兴衰、经济发展的起落是由国民心理状态所决定的。所谓心理状态其实是指个人的“成就欲”(achievement motivation)而言。但这里所说的成就欲又与一般人所说的野心或进取心是有分别的,它包含下列目标和方法:
(1)以赚钱为志向、以积聚财富为目标;
(2)具有成就欲者通常不会采用一些呆滞或赌博性的方法去获得回报或达成目标。相反,他们会选择一些富有挑战性、有冒险成分及具有创意的方法或活动去达成目标。
3.4 社会发展理论的缺点
3.4.1 各派社会发展理论的具体缺点
(一)对结构制度论的批评
(二)对文化论的批评
文化论者笔下的社会发展不外乎是某些“精神”或“价值观”的体验和落实,这样的立论不但过于笼统空泛和流于表面化,而且还会使人误信社会发展是一个事事顺遂和一帆风顺的过程。
(三)对行为人格的批评
首先,我们认为,“视社会整体特征为个人特征总和”的基本假设,犯了“跨层推理”的错误(individualistic fallacy)。所谓跨层推理是指错误地把从个人层次分析所得的结论或概推强加于诸社会整体之上。
对于“现代性可促进或有利于社会发展”这一概推,受西方经济成就的影响及在欧美外援的引诱下,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都接受了国家的宣传和西方发展专家的忠告,纷纷在国内提倡学习欧美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种崇欧羡美的风气在拉美地区表现得尤为炽烈。崇欧羡美的风气造成拉美地区人民对本土文化失去信心和归属感、人才和资金流失以及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等。
3.4.2 社会发展理论的共同谬误
现代化理论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在于它忽略外因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现代化理论对权力斗争和阶级利益冲突缺乏应有的认识和深入的探讨。
再者,现代化理论学者惯于寻找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特征,进而把这些特征视为阻碍或促进社会发展的导因。这种推理方式就犯了“同义反复”(circular reasoning)——界定一个现象的物征转化为影响该现象的导因——的错误。如果在这个错误的基础上去拟订一些发展计划,将会是肤浅和无效的。
最后,现代化理论学者在有意无意中经常强调欧美社会现状代表社会进化的最高阶段,而其发展模式也是唯一的、正确的发展典范。这种带有浓厚“西方优越感”色彩的论调,一旦演化为一种心理惯性,就会带来两种严重的后果。其一,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把“模式”与目标混为一谈,误认为西方的发展模式就是社会发展和经济成长的必要和充分条件。这在方法论上犯了“越界推理”的错误。其二,使现代化理论蒙上一层“替西方政府做政治宣传”的色彩。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社会进化论
识记:①社会进化论定义。
领会:①马克思生产力水平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关系。
(二)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
识记:①社会分工论定义。
领会:①社会团结;②机械团结;③有机团结;④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
(三)韦伯的西方社会超前论
识记:①西方社会超前论的内容。
(四) 帕森斯的社会体系论
识记:①理想型概念;②分化;③提升;④容纳;⑤普及化。
领会:①六项主要“结构性突破”。
简单应用:①模式变量与不同层面的行为倾向(图3-2);②进化阶段与相应结构性特征(图3-3)。
(五)结构制度学派
领会:斯梅尔瑟有关社会发展的三步骤。
简单应用:①列维有关健全结构是社会发展必要条件的论述。②健全的社会结构和稳定的环境所指的内涵及发挥的功能。
(六)文化学派
领会:格尔兹的贵胄精神。
(七)行为人格学派
简单应用:①创造性人格及其具体表现;②成就欲包含的目标与方法。
综合应用:①英格尔斯现代人的共通性格。
(八) 社会发展理论的缺点
综合应用:①对各派社会发展理论具体缺点的分析;②社会发展理论的共同谬误。
第四章 依赖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依赖理论的基本涵义以及各派别、各时期之间的区别;了解依赖理论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明确依赖理论的局限性。应重点掌握的是依赖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它同现代化理论之间的分歧。
二、课程内容
4.1 缘起的因由与过程
依赖理论缘起的背景可分为时代性和拉美本土性两个方面。
4.1.1 时代背景
西方社会出现了下面一些现象:(1)部分年轻一辈的西方知识分子开始怀疑传统价值观和现行制度的正确性,亦有少数学者转向马克思主义寻求答案;(2)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亦开始反省过去盲目追随西方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做法;(3)联合国及一些关注第三世界国家贫富悬殊情况的学者也意识到,过去西方发展专家把发展目标局限于GNP的增长是过于狭隘的。
4.1.2 拉美本土的社会背景
长期以来,拉丁美洲诸国的发展策略都是以“出口导向”为主,即依赖输出农矿等初级产品去换取机械和工业产品。但是在初级产品输出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拉美诸国经常出现大量贸易逆差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为了纠正这些偏差,一些拉美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推行以“进口替代”为主的经济发展政策,即在本土设厂制造进口的工业产品。
4.2 学术渊源
影响依赖理论的学术论著和社会思潮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揭发资本主义扩张(外因)破坏性的言论和著述;二是新马克思主义。
4.2.1 资本主义扩张的破坏性
库西宁于1928年最早及最直截了当在公开场合揭示外因(如殖民主义)破坏性。普雷维什及保罗·巴兰与斯威齐分别从“核心与边陲”、资本输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4.2.2 新马克思主义
4.3 内容、派别和争论
4.3.1 殖民扩张史---拉美地区贫穷落后的根源
资本主义扩张过程可以分为殖民和后殖民两个时期,而殖民时期又可以细分为重商主义和工业资本主义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殖民扩张期(1):重商主义阶段
重商主义阶段是殖民扩张过程的第一个时期,这个阶段长达300年。
(二)殖民扩张期(2):工业资本主义阶段
这个阶段由19世纪开始至20世纪中期,大约持续了150年。
(三)后殖民扩张期
这个时期约始于20世纪30年代,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成形。此后,殖民时期的扩张政策具有如下特征:
(1)经过100多年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出现经济发展饱和的现象。
(2)拉美地区同时纷纷采纳“进口替代”政策,一方面在本土设厂生产以往依靠进口的工业产品;另一方面,又设立关税壁垒政策,以保护和培育本土的幼苗工业。
(3)西方的资本家毅然尝试前往海外投资,在当地设厂生产工业产品,一来可以解决国内投资回报率过低的问题;二来亦可突破拉美地区“进口替代”政策所造成的窘境。
(4)至此,拉美地区的“进口替代”政策简直陷入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无可奈何的处境。
4.3.2 摆脱低度发展的途径——划分依赖理论派别的准则
(一)革命派
革命派以弗兰克(A. G. Frank)为代表。他搜集了大量历史证据揭示:(1)亚非拉地区在未与殖民主义者接触之前,只是“未开发”但却从来没有陷入“低度发展”的困局。(2)从殖民主义者入侵亚非拉的那一刻开始,这些地区就受到剥削和支配,而低度发展也由此而起,贫穷落后亦因此而生。
基于上述论点,弗兰克把西方殖民主义者与亚非拉的接触比喻为“大都会"与“卫星城镇”的关系。前者居于“核心地位”,主宰着后者的发展方向;后者处于“边陲地位”备受核心国家的掣肘和剥削,不能自主发展。核心国家剥削边陲国家不外乎通过掠夺、贸易和投资三种方法。
以上述论据为基础,弗兰克又进一步归纳出一些抽象的概推:(1)落后国家一旦成为卫星国——被纳入资本主义扩张的范围——就注定不能自主发展,就注定会陷入低度发展的泥淖而不能自拔;(2)边陲与核心的关系(如投资和贸易) 越密切,边陲的低度发展程度越大;反之亦然。第一个概推是弗兰克“低度发展论”的基本假设,也是他研究拉美发展史所得的第一个结论。
弗兰克认为,拉美地区摆脱附属地位(即边陲地位)和低度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多斯桑托斯认同弗兰克的低度发展观点,但他比弗兰克更深入地探讨了核心与边陲的不平等关系。他首先从发展史的顺序把这些不平等关系划分为三大类:
(1)殖民时期的依赖关系。这个时期的相应内部结构是外来商业和金融资本与当地官僚合作,实行霸占本地矿场和耕地、垄断金银和热带农作物的输出;
(2)19世纪末期金融与工业的依赖关系。这个时期的出口结构有所转变,以大规模单一经济作物种植业、畜牧业和矿产为主要出口产品,而这些出口部门都是受外资控制的;
(3)战后技术与工业的依赖关系。这个时期的出口部门仍然由外资控制,致使利润和资金大量流失及国际收支失衡。
辛克拉曼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边陲国家内部的结构及其对外部势力的回应。如果边陲国家属于“平衡型”,则可以发展起来,否则就永无翻身之日。平衡型是指社会或阶级结构和财富分配较为平等、各经济部门能互相渗透及有紧密联系、注重提升技术和培育人才等。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丹麦等国是属于这一类型的,所以能够发展起来。所谓不平衡型是指阶级结构和财富分配两极化、各经济部门互不相通,又不注重提升生产技术和培养人才等。而拉美地区是属于这一类型的,所以一直处于低度发展的状况。
(二)改良派
改良派以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的新一代成员为骨干。以塞尔索·富尔塔多和奥斯瓦尔多·桑克尔两人的观点较具代表性。
l.塞尔索·富尔塔多的改良观点
塞尔索·富尔塔多集中探讨了边陲国家低度发展的主要特征:经济增长与贫富悬殊同时并存。造成这种现象的机制有二:一是国内两极化阶级结构与国际分工运行机制结合后产生的后果。二是政府倾斜发展政策的结果。
基于上述分析,塞尔索·富尔塔多最后把低度发展的主要特征总结为两个概推:(1)对外依赖越大,国内受剥削的程度越深;(2)成长率越高,两极化程度越大。
2.奥斯瓦尔多·桑克尔的改良观点
奥斯瓦尔多·桑克尔揭露和阐述核心国家剥削边陲地区的机制和过程:
(1)国际经济体系通过一些条款、双边协约和其他途径,使核心国家处处占尽上风,而边陲地区则处处受到掣肘和处于不利地位;
(2)除此之外,边陲地区的中上阶层人士大都习染了欧美核心国家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接受了它们有关政治和经济活动的意识形态;
(3)外资在拉美地区投资设厂,并未能为本地人创造充足的就业机会,但其盘剥的利润却远远超过对本地的贡献。在国际经济体系的影响和渗透下,国际联系造成了拉美区内社会和经济的解体。
(三)中间派
中间派以卡多佐与法拉图为代表。这一派的主张介于上述两派之间。他们一方面与革命派一样,都不信任媚外欺内的本土资产阶级,但又不赞成切断与核心国家的联系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现存政府。另一方面他们支持改良主义路线,但又不满现存政府的独裁统治。
他们认为摆脱当前依赖困境的首要工作在于唤起国民的爱国意识,提高群众对社会差距及国际利益集团侵犯国家主权和利益的警觉性。
4.4 批评
4.4.1依赖理论的突破性
4.4.2 依赖理论的局限性
(一)依赖理论的概推过于片面化
(二)依赖理论在方法论上的错误
4.4.3 依赖理论的其他缺点
(一) 立论偏激,容易滑入诡辩或政治修辞的迷宫
(二) 摆脱依赖地位的建议过于粗糙和笼统
4.5 依赖理论与现代化理论的分野
第一,是研究方向上的差异。依赖理论一反现代化理论以抽象理论模型为研究起始点的习惯,转而以具体的历史过程为研究基础。
第二,是基本假设上的不同。现代化理论受社会进化论的影响,认为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站在社会进化的最高阶段;而每一个第三世界国家都会重复西方国家的进化轨迹。依赖理论则认为当前第三世界国家面对的情况与昔日西方国家所面对的有异。
第三,是对外因有不同的看法。
第四,富裕繁荣与贫穷落后的主要导因。
第五,第三世界脱贫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 依赖理论缘起的因由和过程
识记:① 依赖理论缘起的背景;②拉美本土的社会背景。
领会:① 依赖理论缘起的时代背景。
(二) 学术渊源
识记:① 影响依赖理论的学术论著和社会思潮; ②库西宁、普雷维什、保罗·巴兰与斯威齐分析资本主义破坏性的角度。
领会:① 新马克思主义。
(三) 内容、派别和争论
领会:① 重商主义阶段;②工业资本主义阶段。
简单应用:①后殖民时期扩张政策具备的特征。
(四)革命派、改良派、中间派
识记:①弗兰克的基本观点;②平衡型边陲国家;③不平衡型边陲国家。
领会:① 多斯桑托斯不平等关系的分类;②塞尔索·富尔塔多的改良观点;③卡多佐与法拉图的中间派观点。
简单应用:①奥斯瓦尔多·桑克尔阐述核心国家剥削边陲地区的机制和过程
(五) 批评
简单应用:① 依赖理论的局限性② 依赖理论的其他缺点。
综合应用:①依赖理论与现代化理论的整体性分野。
第五章 世界体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世界体系论的基本涵义以及各派别、各地域之间的区别;了解社会体系的基本假设;明确世界体系论的运行机制。应重点掌握的是世界体系论与依赖理论的分野。
二、课程内容
5.1 缘起因由与过程
5.1.1 学术思想发展的历程与价值取向
沃勒斯坦承认他创立世界体系论的原因有三:
第一,沃勒斯坦认为依赖理论把第三世界国家划分为核心与边陲过于简化;另外他又觉得依赖理论不能解释部分核心与边陲国家的兴衰与起落现象。
第二,沃勒斯坦不满当前社会科学各自独立地在其领域范围内以地域和功能为准则,例如以某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或政治制度为研究对象去划分社会体系的研究范围。
第三,基于他个人的价值取向,沃勒斯坦认为,了解世界体系(尤其是现代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本质、演进历程和运行机制,就是建立一个美好、平等社会的最有效武器。
5.1.2 社会背景
这个学派得以在北美地区站稳脚阵的其他三个原因:
(1)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反越战浪潮下,世界体系论填补了这个时期的学术空隙;
(2)经过60年代北美区内的社会动乱、震荡和纷扰,学者们不但关怀第三世界的发展问题,同时还开始注意到富裕社会中的贫穷和发展失衡等问题。世界体系论正好迎合了当时学者们的研究倾向和品位;
(3)北美社会学长期忽略以历史事实为论证,世界体系论以历史分析为主,符合当时的学术潮流。
5.2 学术渊源
世界体系论的学术渊源有三个:北美社会学、拉美依赖理论和法国历史学派。
5.2.1 北美社会学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北美社会学就成为区内显学之一。社会学包括两个研究主题:一是研究社会秩序或社会体系的形成和变迁,亦称动态社会学;二是探讨社会结构的性质和特征,即静态社会学。按照传统社会学的划分,最小的分析单位(即社会体系)就是个体之间的互动,而最大的分析单位为“国家”;介乎这两者之间的分析单位有家庭、各种志愿团体、工商机构、社区及省市等不一而足。不过对社会体系论最直接的影响还算是对社会变迁的研究。
5.2.2 拉美依赖理论
(1)依赖理论把所有国家或地区划分为两大类,即核心与边陲。
(2)核心国家能够实施自主发展策略,而边陲国家的发展则处处受到制约和扭曲。
(3)核心国家的发展与边陲国家的低度发展同属资本主义扩张过程中的正反两面,是不能孤立起来讨论的。
5.2.3 法国历史学派
以费尔南·布罗代尔为首的法国“历史学派”(亦有人称之为“年鉴学派”)的兴起,源于这派学者不满传统社会科学各自画地为牢、分割钻研历史现象。
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法如下:
第一,要以全球体系和整体观念去对待和钻研历史现象。
第二,历史的进程是缓慢和“跨世纪、越朝代”的。
总括起来,布罗代尔等人所提倡的历史研究具有下列特征:(1)历史的整体性,即要以“跨越地域及贯穿功能”的全球观去研究历史现象;(2)历史的规律性——只有透过“跨朝代、越世纪”的通史式研究,才能发现历史的发展规律。
5.3 基本假设和内容
5.3.1 社会体系的定义和分类
沃勒斯坦认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种社会体系:“小型体系”和“世界体系”。世界体系又可细分为两类:“帝国体系”和“全球经济体系”。全球经济体系是沃勒斯坦的讨论焦点。它亦可再细分为两类:以欧洲为轴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和“另类世界经济体系”。
5.3.2 世界经济体系的运作规律和机制及其与体系内成员的发展和结构的关系
世界经济体系(简称“世界体系”)的成员可依其在分工体系内所扮演的角色而区分为三个等级。一是核心国家,其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农业为辅,而生产形式则以雇工和自耕农为主。二是半边陲国家,其产业结构以轻工业和农业为主,而生产形式以则以雇工和佃农为主。三是边陲国家,其产业结构以农矿为主,而生产形式则以奴隶和强迫劳动为主。
世界体系内的市场机制极其不利于一些投资少、技术水平低的产品。虽然市场机制极不利于边陲和半边陲国家,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些国家在世界体系内所处的位置是水远不变的。
沃勒斯坦进一步指出,在市场机制运作下,国际贸易不仅会加剧核心与边陲和半边陲之间的差距,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体系内各成员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等。
5.3.3 如何突破和改善现代世界经济体系
(一)边陲国家如何突破现存世界体系
(二)半边陲国家如何突破现存世界体系
(1)培育国内购买力,如设法提高一般市民的工资;
(2) 比现存核心国家以更低成本去生产质量较佳的同类型产品,以便扩张国际市场及提高市场占有率;
(3)如果产品在起步时期缺乏竞争能力,可与邻邦合组共同市场或在国内设立高关税和进口限额政策,以保护新兴幼苗工业;
(4)除了上述各种途径外,半边陲国家政府还可以给予出口货品特殊津贴,以便在国际市场上倾销。
(三)如何改善现存世界体系
5.4 批评
5.4.1 概念上的混淆不清
5.4.2 逻辑推理的问题
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中,经常出现一些“目的论”和“神化概念”的问题。目的论是指一种因果推理上的错误。犯了这种错误的论者倾向于把一些社会现象的出现或存在归咎于它们具有某种社会整体所需的功能,或把这些社会现象的出现归咎为某一社会体系的预订目标。“神化概念”是指一些用来分析或理解社会现象的人为抽象概念并当作具体实物看待或拟人化。
5.4.3 理论上的问题
5.5 世界体系论与依赖理论的分野
第一,是始创者方面的不同。世界体系论是沃勒斯坦的个人杰作。
第二,是始创背景的不同。世界体系论创立于富裕、学术气氛较为浓厚但却动荡不安的70年代中期的北美社会。
第三,是分析单位不同。
第四,是对主要概念的理解不同。
第五,是变迁导因之不同。
第六,是基本论点的差异。
第七,是研究范围的不同。
第八,是政治目标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缘起因由与过程
识记:①沃勒斯坦创立世界体系论的原因。
领会:①世界体系论在北美站稳脚跟的原因。
(二)学术渊源、基本假设和内容
识记:①世界体系论的学术渊源。
领会:①法国历史学派提出的解决办法;②法国历史学派的特征;③世界体系的分类;④世界经济体系的三个等级。
(三)突破和改善现代世界经济体系
识记:①把握时机;②邀请外资投入;③自力更生。
简单应用:①半边陲国家如何突破现存世界体系。
(四)批评
识记:①学派的缺点;②目的论 ;③神化概念。
(五)世界体系论与依赖理论的分野
综合应用:①世界体系论与依赖理论的分野。
第六章 发展理论的近况与评析(上):从传统争论到综合汇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发展理论的近况,了解达伦道夫的“行为与制度”、戴约的“策略与权能”、艾文斯的“三角联盟”、森哈斯的“结构与制度”以及发展经济学与发展社会学的汇流等五种综合分析框架,分析发展理论的缺点。
二、课程内容
6.1 发展理论的近况和趋势
6.1.1 “综合与汇流”缘起的时代背景
所谓“亚洲四小龙”奇迹,系指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在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6.1.2 “综合与汇流”的主要特征
“综合与汇流”的趋势有三个特征:
其一,各派新发展理论的支持者(亦可称之为综合论者),一方面尽量保留本派的理论基点和重要因子,另一方面又开始有选择性地吸纳批评者和敌对别的意见和因子。
其二,各门派的综合论者在有意无意间把传统发展理论的一些抽象概推束之高阁,大有逐渐放弃过往的“概推式”或“归纳型”的研究方向的趋势——不再急于把具体的发展经验提升为抽象概推。
其三,综合论者的研究范围再不局限于第三世界国家。先进工业国家过去和当前的发展经历,再度成为发展理论的课题。
6.1.3 “综合与汇流”的预期目标
其目标不外乎: (1)可借此更透彻地理解过去和当前的发展经验,并从中发现一些具体的发展规律;(2)尽量搜集或发掘一些新的发展事例和数据,以便印证其分析架构的正确性,并希望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一套“综合发展理论”。
6.2 综合分析架构(1):达伦道夫的“行为与制度”分析架构与英国的衰落。
6.2.1 工业精神的消逝
所谓“工业精神”是指那种毕生营营役役、勤奋工作的态度,具有冒险犯难、坚毅不屈的创业决心,以及那股不断以积聚财富、扩展业务为职志的心态,但同时又安于简朴生活的生活方式而言。
战后,英国管理阶层缺乏专业训练,或多或少也与工业精神的失落有关。再者,这种工业精神失落的现象也蔓延到劳工阶层。
6.2.2 社团、机构独立自主
传统上,英国法律赋予各类型公共和私营机构充分的自主权,而政府也极其自觉和自我约束地对各社团、机构的活动和决策实行不干预政策。在这种独立自主、各自为政及缺乏协调和主导的情况下,一些涉及公共或整体利益而又需要不同机构共同合作、庞大资金和长期研究和施工的活动或计划就很难有机会实现了。
6.2 .3 集团政治与抗争主导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逐渐形成一个由政府(由执政党代表)、雇主(以商会为代表)和劳工(以工会为代表)三个集团组成的权力结构或政治体系。这就是所谓政治联盟铁三角。首先,工会为了争取劳工福利和工资增长而经常发动“野猫式”罢工和怠工,使生产陷于停顿、产量锐减。除了劳资冲突外,政党互相争夺政权的方式也是造成英国经济衰弱的原因之一。政党互相对抗和攻击,除了诱发投资者的短期利益行为外,同时也使政客们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了短期行为的习惯。
6.2.4 国际形势的变化
6.3 综合分析架构(2):戴约的“策略与权能”分析架构与东亚的成功经验
“策略与权能”分析架构是东亚经验与传统发展理论的融合。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显示了两个重要的特征:第一,“亚洲四小龙”有依赖发展的特征,但却无依赖发展的负面结果;第二,“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符合现代化理论的预测(即发展会由先进工业国家和地区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又不是自由市场及西方政治制度下的产物。
根据戴约的见解,“亚洲四小龙”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起来,并同时建立一个较为均富的社会,系完全由于当地政府、社会精英和发展专家们能在高度自主的情况下,根据国内外的形势和需要,及时制订及实施一系列整合的发展策略。
6.3.1 策略与权能——东亚奇迹的要素
戴约称东亚地区的独裁政权拥有高度自主权的内部原因有四。其一,土地改革成功,削弱了地主的势力。其二,与拉美诸国相比,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在经济上的对外依赖程度较低。其三,东亚地区资本家的财力和组织能力都较为薄弱,他们无论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都得靠政府的帮助和扶持。其四,独裁政权又经常以防止共产渗透和煽动为理由,对劳工活动和工会组织实施严密的监管。除了上述四项内部因素外,还有一项外部因素,那就是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也是造成东亚独裁政权有高度自主权的主因之一。
6.3.2 策略与效率——成功的要素
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性问题,那就是如何令各项发展政策互相配合,俾使经济发展可以在一个均衡的状态下顺利前进。
6.4 综合分析架构(3):艾文斯的“三联联盟”与巴西的迂回发展
6.4.1 “三角联盟”的逻辑
6.4.2 “三角联盟”的变化与巴西迂回发展之路
从整体来看,上述经济的增长模式有三个特征:其一,除了使国营、本土资本和外资及一小部分技术劳工得益之外,对大部分国民是有负面影响的。其二,过分依赖外资和国际市场,使政府独立自主的能力减弱,所以这种展模式是很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的。其三,外资和一些与国有企业不沾边的私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扩充,经常怀有戒心,并恐惧国有企业会挤掉其经营范围。因此,三角盟内经常蕴藏着利益冲突的危机。
6.5 综合分析架构(4):森哈斯的“结构与制度”——欧陆发展经验重估
6.5.1 后进国家如何面对边陲化的威胁
第一,实施保护政策,有法国、德国和奥匈帝国等国家;
第二,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有瑞士、荷兰、葡萄牙和希腊等国家;
第三,采取“先开放、后保护”发展政策,有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
第四,确立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有意大利、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
6.5.2 自主发展与边陲化的导因
森哈斯认为有两个主要因素促使一些后进国家走上工业化、自主发展之路。一是在发展前已删除了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和陋习,例如建立民主政制及推行土地改革。二是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在国际市场土赚取外汇,并刻意扶助本土产品的发展和培育国内市场。于此同时,要有计划及持续地把积累资本转调到国内其他经济领域。在集团垄断和外资利益导向——的交互作用下,国内经济便会呈现“断层发展”或“外向循环”的征状。
6.5.3 从丹麦和乌拉圭的发展经验看成功与失败之道
(一) 丹麦发展之途
丹麦之所以能够在关键时刻改变产业结构去迎合国际市场需要,主要是由于农民在政治上取得发言权(农村合作社成为农民的发言代表机构)及政府投资教育、培育相关专业人才所致。
(二) 乌拉圭发展之途
自1828年独立以来,乌拉圭的经济命脉高度集中在内陆农牧场、民族资本和沿海对外商贸企业(即俗称买办)三个集团手中。造成乌拉圭二元和缺乏自主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财富和土地分配过于集中,而统治集团又只顾保护本身的既得利益及缺乏长远的发展政策。
6.5.4 小结
6.6 综合分析架构(5):发展经济学与发展社会学的汇流
6.6.1 阿尔德曼与莫里斯的比较经济发展研究
首先,她们发现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既不按照一个“单轨直线分段”的途径运行,又不是无穷变幻、杂乱无章发展的。阿德曼和莫里斯把由23个国家组成的69个案例的发展经历归纳为三个模式及五种途径。一是工业发展模式。二为农业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又可细分为土地资源丰富及土地资源匮乏两个发展途径。最后一个模式是均衡发展模式。
阿尔德曼和莫里斯认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是否有利于经济活动的运行。
6.6.2 拉尼斯与费景汉的发展政策与政治经济学研究
台湾地区与拉美发展经验之比较:
(1)在发展的初期,政府运用各种行政手段去干预和加速发展步伐是不可避免的。
(2)两者的分野在于以后走向自由化的过程中所遭遇的不同结果。
(3)导致东亚和拉美在自由化道路上走向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拉美统治阶层过分依赖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忽略了开发人力资源。
6.7 新发展理论的缺点
6.7.1 新现代化理论的缺点
首先把文化与哲学思想和宗教教义等同起来,是很狭隘的和有问题的。其次,视文化为一个和睦的整体,并假设整个社会(包括思想、行为、制度和政策)在某一历史时期内受某一特定的文化体系(如儒家思想或新教伦理)影响,是很笼统和不科学的。最后,如果我们又应用上述两项偏差和误解——如狭隘的文化含义及假设行为,制度和政策只受一个和睦的文化体系的影响——去研究和解释社会发展(例如假设资本主义不先在中国出现是受了儒家思想的阻碍或以儒家思想去解释东亚奇迹),这将会使我们得出一些笼统牵强、不科学的论断或概推。
6.7.2 新比较政治经济学的缺点
6.7.3 两派共同的缺点
6.8 结论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发展理论的近况和趋势
识记:①亚洲“四小龙”。
简单应用:① “综合与汇流”趋势具有的的特征;? “综合与汇流”的预期目标。
(二)综合分析架构(1):达伦道夫的“行为与制度”分析架构与英国的衰落
识记:①“英国病”;②工业精神。
领会:工业精神的消逝在英国各个阶层的表现。
综合应用:①达伦道夫解释英国衰落的原因;②集团政治与抗争主导对英国的影响。
(三)综合分析架构(2):戴约的“策略与权能”分析架构与东亚的成功经验
识记:①“亚洲四小龙”发展经验的特征;?东亚地区的独裁政权拥有高度自主权的内部原因。
(四) 综合分析架构(3):艾文斯的“三角联盟”与巴西的迂回发展
识记:①巴西经济增长模式的特征。
(五) 综合分析架构(4):哈森斯的“结构与制度”——欧陆发展经验重估
识记:①森哈斯认为促使后进国家走上工业化、自主发展道路的因素。
简单应用:①丹麦发展之途;②乌拉圭二元和缺乏自主性发展的原因。
综合应用:①欧陆后进国家抗拒先进工业国威胁的途径。
(六)综合分析架构(5):发展经济学与发展社会学的汇流
识记:①阿尔德曼与莫里斯有关23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及途径;②拉尼斯与费景汉台湾地区与拉美发展经验之比较。
(七)新发展理论的缺点
识记:新现代化理论与新比较政治经济学共同的缺点。
综合应用:新现代化理论的缺点。
第七章 发展理论的近况与评析(下):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华盛顿共识”的历史渊源、兴起背景、繁衍、缺陷与衰落。同时分析对“华盛顿共识”的抗拒与批评,最后对“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及相关评论。
二、考核内容
7.1 “华盛顿共识”的历史渊源、兴起背景、繁衍、缺陷与衰落
7.1.1 放任政策——“华盛顿共识”的始祖——的历史渊源
在经贸领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见解,一是主张放任政策,二是主张国家干预。李嘉图和李斯特的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之争,分别是这两个敌对阵营的典型。
一般来说,当社会处于危急时期(如战争、经济大萧条),主张国家干预占上风;而在太平盛世,主张放任自流者则会得到广泛认同。自由民主党或工党倾向于采纳“国家干预”方式去增加社会福利和缩减社会差距;而共和党或保守党则往往主张削减福利及此采用市场机制来分配资源。
7.1.2 新自由主义与新古典学派——“华盛顿共识”的母体——兴起的社会背景
美国在1971年经济衰退,尼克松政府采取如下措施:(1)悄悄从“福利资本主义”撤退,如把发放福利金的权力下放给州政府;(2)放宽对企业的管制;(3)解除美元与黄金挂钩;(4)下调美元汇率。尼克松政府可说是带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政治领域新保守主义抬头的始作俑者。
芝加哥学派以米尔顿·费里德曼为首,核心论点为:(1)私营企业是经济增长力的主要动力,高税率不利于投资和经济增长;(2)市场在调配资源方面比政府更有效,政府应该放宽对市场的管制;(3)人们的工作意愿会随着生活得到改善而下降。
里根政权的核心政策可归纳为:(1)对内,推行减税、削减失业津贴、放宽管制等政策,以便刺激投资,诱发工作意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2)对外,积极向外国政府施压,迫使货币升值,开放商品和金融市场。
7.1.3 “市场资本主义”的海外版——“华盛顿共识”——缘起的国际背景
7.1.4 “华盛顿共识”的繁衍:三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美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在20世纪80年代初给拉美和非洲国家开出的“反债务危机方案”—— “市场资本主义”的海外版。第二个版本是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给东欧、俄罗斯开出的“转轨方案”(亦称“休克疗法”)。第三个版本是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给东亚国家开出的“反金融危机方案”。
7.1.5 “华盛顿共识”的固有缺陷与衰落
摆脱不了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学派固有的缺陷:第一,欧美中心论;第二,“综合分析症状”;第三,经济化约论;第四,“大跃进”式的改革。
7.2 对“华盛顿共识”的抗拒与批评
7.2.1 亚、非、拉、俄罗斯及联合国与欧美等学者专家的批评
(一) 东亚政府、学者和传媒的抗拒
(二) 拉美研究学者专家的批评
(三) 非洲研究学者专家的不满与反击
第一,理论存在缺陷,给非洲带来灾难。
第二,权力过大,非洲国家被迫屈从。
第三,居心不良,危害非洲人民利益。
(四) 俄罗斯学者专家的指斥
(五) 联合国的暗中对抗与欧美同行的直接批评
联合国的暗中对抗:(1)第三世界国家必须把经济增长和缩小差距并列为发展目标;(2)富国应承担向穷国捐赠0.7%国民总收入的义务;(3)修改一些对农矿产品不利的国际贸易条文。
欧美同行的直接批评:(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缩政策在压缩消费的同时,又截断投资,这对于本来产能过剩,急需资金升级转型、更新换代的行业来说,有如落井下石、伤口撒盐;(2)紧缩政策迫使经济增长放缓,并因而导致高失业率和工资受压,对工薪阶层、弱势群体的打击尤为严重。
萨克斯力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五大罪状:(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缩政策的药力过猛。(2)货款还债,受益者是债权人。(3)权大责少。(4)独裁专断。(5)庸碌无能。
7.2.2 西方学者的批评与替代方案
(一)“后华盛顿共识”:发展目标和手段多元化
第一,狭隘的发展目标和手段。第二,对政府作用的错误定位。第三,建议笼统。第四,斯蒂格利茨还质疑和批判了“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石。
(二)《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的确立
雷默把中国的成功之道归功于三个“定理”,并喻之为“中国实力的新物理学”。第一定理,重新定位创新价值,突出创新在中国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第二定理,建立一个提高生活质量、可持续性和公平的发展模式。第三定理,通过“迂回对抗”战略(或称“非等量直接对抗”战略,来捍卫国家利益和主权,保持独立自主)。
7.3 结语:“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及相关评论的总评价
(一)衰而不倒、伺机复活:“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走进历史蛰伏期;
(二)理论粗糙、假设虚幻:理论素质倒退。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华盛顿共识”的历史渊源
识记:① 处理经贸领域两种不同的见解。
(二)“华盛顿共识”兴起的社会背景
领会:①美国1971年衰退现象时,尼克松政府采取的措施;②芝加哥学派的核心论点;③里根政权的核心政策。
(三)“华盛顿共识”的三个版本
领会:① “华盛顿共识”的三个版本。
(四)“华盛顿共识”的固有缺陷与陷落
识记:①经济化约论。
领会:①“华盛顿共识”的固有缺陷。
(五)对“华盛顿共识”的抗拒与批评
领会:①亚、非、拉、俄罗斯等学者专家的批评;②联合暗中对抗的几个观点;③欧美媒体和财经专家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两项指责;④萨克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指责。
简单应用:①非洲研究学者专家的不满与反击。
综合应用:① “新自由主义”与“华盛顿共识”的四项基本缺陷;②雷默《北京共识》的主要内容。
(六)“新自由 主义”、“华盛顿共识”及相关评论的总评价
领会:① “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及相关评论的总评价。
第八章 建立一套新的发展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发现现存发展理论在理论观上的错误,同时提出发展现象和社会变迁过程的看法和理解;探讨影响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导因与导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企图借此建立一个“分析架构”。
二、考核内容
导言
所谓理论建构,是指在建立理论过程中所需的一些方法和步骤,其中包括因果关系的分类和清晰的定义,是属于技术性的。(具体见图8-1:理论与理论观及理论建构的关系)
8.1 基本假设的问题
8.1.1 现存各派综合发展理论在基本假设上的问题
新比较政治经济学派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历史结构为主兼顾内外因素的综合分析框架。与此同时,新现代化理论也开始承认核心与边陲的不对等关系及国际因素可能对第三世界国家造成的负面影响。
8.1.2 建立一个新的基本假设
社会发展的主要导因是意识形态和权力的汇流。社会发展的动力既不是天意,又不是社会内在的神秘力量,也不是生产力水平,更不是单独或孤立的权力或意识形态,而是权力与意识形态的汇流。
8.1.3 基本假设中主要动因的因果层次问题
划分变量和变源这两个因果层次,不是纯粹基于方法论或理论上的考虑,而是有其实用性的。其一,划分变源和变因,就有如在医学上清晰地界定病源和病因一样,是极其重要的。其二,若按照变源和变因这两层次去推演,我们就不会陷入现存发展文献里“文化与制度谁重要”的不必要争论。
8.1.4 基本假设与主要动因的定义问题
(一)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含义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所谓意识形态是指一些与社会或自然现象有关的知识、思想体系、价值观和信仰。
意识形态的主要成分有三:认识、评价与解释。
洛克的民约论包括:(1)认识部分;(2)评价部分;(3)解释部分。
意识形态与信仰、价值观及行为规范三个概念有密切的关系。信仰是指个人或集体对某些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存在或真确性表示深信不疑,没有牵涉到评价或偏好的意味在内。价值观是指个人或集体对事物的评价或偏好而言,亦可视之为个人或集体对某些事物的优先选择。这个概念带有浓厚个人或集体意愿的色彩。至于行为规范,它包括一些风俗习惯或一些大家公认的行为准则。这个概念具有“应该或理应如此”的指令性含义。
(二)权力的性质和含义
权力是指个人或团体落实预定目标的可能性,不管落实目标时是否受到阻碍,也不管在行使权力时所依赖的是什么。隐藏了两项特征。第一,权力是一种潜在和相对的现象;拥有者未必会或有效地使用。第二,权力只是一种工具。它的本质是中性的;拥有者可以借此来攫取私人利益或为社会整体服务。
8.2 分析架构
8.2.1 分析架构的(分析)对象和内容
8.2.2 发展计划、国家发展与内外因素的争论
一般的发展计划由三个部分组成:目标、内容和方法。所谓目标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段内所追寻的物质利益和理想,它是整个发展计划的核心。内容是指目标的具体铺陈和详细胪列。而方法则包括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步骤。虽然目标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着方法的选择,但目标本身是不能自我达成或落实的,它必须通过各种具体的方法(如发展政策)来体现。
影响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源于内部抑或来自外部?传统现代化理论学者认为源于内部;世界体系论学者认为来自外部;依赖理论学者则认为核心国家的发展动力源于本土,而边陲国家则来自外部。80年代以后兴起的各派综合发展理论学者为了平息传统各派发展理论的纷争,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即认为国家发展乃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互动的结果。
“视国家发展或发展计划为内外因互动的结果”至少有三种含义:一是外因为辅,内因为主;二是外因为主,内因为辅;三是内、外因难分轩轾。
8.2.3 发展政策与其他制约因素的关系
(一)发展政策与个体行为的协调问题
(二)发展政策与执行机构的协调问题
(三)发展政策与社会结构的协调问题
(四)发展政策与社会制度的协调问题
(五)发展政策与其他内部因素的协调问题
(六)发展政策与外部因素的协调问题
我们把外因细分为三项,第一,发展政策与外在环境的协调问题;第二,发展政策与外来投资的协调问题;第三,发展政策与外来干预的协调问题。
8.3 复因或然论与传统及新发展理论的分野
8.3.1 基本假设的不同
8.3.2 对文化和权力的理解有异
8.3.3 对各项因子因果层次和因果次序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复因或然论把与社会发展有关的各项因子划分为变因和变源两个层次。属于变因层次的因子有意识形态和权力;而属于变源层次的因子则包括个体行为、执行单位的编制、政策、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后者是前者的载体,也是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因子。
传统发展理论与新发展理论采用机械式的静态分析方法,而复因或然论则采用动态分析方法。
8.3.4 对社会模式背后理论基础的理解不同
新发展理论忽略社会变迁导因 (即回避探讨社会模式转变的导因)、只顾探讨社会模式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做法,是有其局限性的。首先是实践方面的局限。其次是理论方面的局限。
表8-l:复因或然论与传统及新发展理论的分野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 导言
识记:① 理论建构。
(二)基本假设的问题
识记:①新比较政治经济学和新现代化理论的综合分析框架;②意识形态;③信仰;④价值观;⑤行为规范;⑥权力。
领会:①划分变因和变源两个因果层次的实用性;② 意识形态的主要成分;④意识形态与信仰、价值观及行为规范的关系;⑤权力的特征。
(三)分析架构
识记:① 一般的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发展领域里长期悬而未决的争论;?“视国家发展或发展计划为内外互动的结果”的三种含义;④发展政策与其他制约因素的关系。
综合应用:①外因与发展政策的协调问题。
(四)复因或然论与传统及新发展理论的分野
识记:①复因或然论与传统理论和新发会展理论的区别;②新发展理论的局限性。
领会:①各项因子的因果层次和因果次序;②表8-l:复因或然论与传统及新发展理论的分野。
第九章 从复因或然论看中国改革开放20年:回顾与前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改革开放的工具;了解农村和城市改革的概况;明确改革开放存在的得失。
二、课程内容
9.1 复因或然论的理论观和分析架构---探讨、分析改革开放的工具
理论观是我们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其中包括描述社会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及陈述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9.1.1理论观——复因或然论的基本假设
复因或然论认为改革开放是一个“社会变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取决于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汇流。
9.1.2 分析架构
从因果层次的角度看,上述复因或然论中的两个主要概念——意识形态和权力只是一些抽象和潜在的现象,两者必须通过一些“媒体”或“载体”才能体现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发挥的影响力。
9.2 改革开放的历程和趋势
9.2.1 农村改革实况
总的来说,在2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民生活水平是有快速增长和显著改善的。
(一)第一阶段:1978年年底至1984年
这个时期的改革以实行承包制为主。承包制突破了人民公社和大锅饭对劳动力的束缚,使农民可以拥有或出售超产、超额农产品,也因而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第二阶段:1985-1991年
取消统购统销、实施合同订购,是这个阶段的特征
(三)第三阶段: 1992-1995年
政府决定把承包期由原来的15年延长至30年。与此同时,政府又增加对农业投入。
(四)第四阶段:1996年至今
为了达成目标,政府采取了一连串的政策和措施。
9.2.2 城市企业改革实况
企业改革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是城市企业改革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在一些城市推行扩权试点。四川省率先在1978年年底选出六家企业进行扩权试点。
(2) 1985-1989年是企业改革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虽是前期的延续,但在改革措施方面有显著的改变。为了配合及促使这些措施顺利进行,中央又提出了“国家主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指导方针,希望借此强调计划和市场不是对立的。
(3) 1990-1997年是企业改革的第三个阶段。所谓“托管经营”就是委托一些新成立的托管公司负责经营,在合同上规定自负盈亏(首家托管公司于1996年10月在深圳城里)。而新股份制(改良股份制)是指鼓励乡镇企业、私营企业或外资入股、兼并或收购国企。截至1996年年底,全国已有各种形式的股份公司约9200家。
9.3 改革开放的成败得失
9.3.1 农村改革历程分析
9.3.2 企业改革历程分析
9.4 改革开放的前景
9.4.1 发展趋势与改革开放的前景
9.4.2 分析结果与改革开放前景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复因或然论的基本定义
识记:①理论观;②复因或然论的基本假设。
(二)改革开放的历程
综合应用:① 农村发展和发展的阶段;②企业改革的阶段。
(三)改革开放的成败得失
综合应用:①农村改革历程分析;②企业改革历程分析。
第十章 全球化、改革开放与持续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全球化、世界体系与运行机制的基本流程;了解全球化的特征与金融危机的潜在原因;明确发展与抵御未来危机的方法。应重点掌握的是应对危机的策略。
二、课程内容
10.1 全球化、世界体系与运行机制
世界经济体系扩张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
第一,殖民地时期。这个时期可细分为重商主义和工业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第二,后殖民地时期。这个时期又可细分为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两个阶段。
表10-1 全球化进程与主要运行机制
10.2 现阶段全球化的特征与金融危机的潜在原因
我们可以从上述全球化进程中归纳出两组重要规律。其一,在整个世界体系中,资本不断寻求保值、增值的机会;增值的方式(即体系内的运行机制)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更迭。其二,世界体系内成员国各自凭借本身的优势在体系内攫取利益;核心国家与边陲国家在攫取利益的过程中各有得失,即核心国家优势不是绝对和永恒不变的,而边陲国家也可按照本身的有利条件去创造优势。
现阶段全球化还出现了下列两个特征:一是金融市场脱颖而出;二是虚拟经济总额超过实体经济总额。
金融市场的形成及金融危机的成因:首先,国际金融秩序的崩溃;其次,各国放松对资金流动的管制——金融市场自由化;最后,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
10.3 谁是金融危机的受害者、得益者
得益者往往是一些富裕的工业发达国家,因为大部分对冲基金都以这些国家(尤其是美国)为基地。所以,投机者在受害国家搜刮得来的财富都落在这些国家的国民口袋里。而受害者往往是一些经济力量较为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
10.4 改革开放与国际金融市场
中国在厘定金融市场政策时,充分考虑到本身条件和抗衡外来冲击的能力,并且按部就班、量力而行地逐步放松对资金流动的管制。
在开放贸易和外债方面,中国政府也采取了审慎的态度。
10.5 持续发展与抵御未来危机的策略(不纳入课程内容,不做考核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全球化、世界体系与运行机制
识记:①全球化进程与主要运行机制;②现阶段全球化的特征。
综合应用:①金融市场的形成及金融危机的成因。
(二)金融危机的受害者、得益者
领会:①金融危机的受害者、得益者。
(三)改革开放与金融市场
领会:①中国的对外金融政策。
本教材第十一、十二、十三章为课外阅读内容,不纳入考试范围。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指定教材《发展社会学理论:评价、创新与应用》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
本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完全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教材里都可以找到。
三、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发展社会学理论:评价、创新与应用》,徐泽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本教材第十一、十二、十三章为课外阅读内容,不纳入考试范围。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1.在学习本课程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知课程的基本要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能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考生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关于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阅读教材时,考生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内容后,考生应认真完成教材中每一章后的思考题,这一过程可帮助应考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应考指导
1.如何学习。很好的计划和组织是你学习成功的法宝。如果考生正在接受培训学习,一定要跟紧课程并完成作业。为了在考试中做出满意的回答,考生必须对所学课程内容有很好的理解。如使用“行动计划表”来监控你的学习进展。考生在阅读课本时可以做读书笔记。如有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可以用彩笔来标注。如:红色代表重点;绿色代表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黄色代表可以运用在工作之中。可以在空白处记录相关网站与文章。
2.如何考试。卷面整洁非常重要。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懂的内容打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要回答所问的问题,而不是回答你自己乐意回答的问题!避免超过问题的范围。
3.如何处理紧张情绪。正确处理对失败的惧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请教已经通过该科目考试的人,问他们一些问题。做深呼吸放松,这有助于使头脑清醒,缓解紧张情绪。考试前合理膳食,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静。
4.如何克服心理障碍。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如果你在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试试下列方法:使用“线索”纸条。进入考场之前,将记忆“线索”记在纸条上,但你不能将纸条带进考场,因此当你阅读考卷时,一旦有了思路就快速记下。按自己的步调进行答卷。为每个考题或部分分配合理时间,并按此时间安排进行。
六、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考生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考生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社会助学机构在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社会助学机构在进行课程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社会助学机构在进行课程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七、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按照重要性程度不同,考核内容分为重点内容、次重点内容、一般内容,在本课程试卷中对不同考核内容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重点内容占60%,次重点内容占30%,一般内容占10%。
八、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考试时间的长度为150分钟。对本课程考试过程中除携带必要的答题用的签字笔和橡皮外,严禁携带其他与考试无关的工具。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在大纲中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应告诫考生切勿混淆。
6.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在命题工作中必须按照本课程大纲中所规定的题型命制,考试试卷使用的题型可以略少,但不能超出本课程对题型规定。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殖民扩张过程的第一个时期是( )
A.重农主义 B.重商主义
C.工业资本主义 D.农业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B
2.弗兰克认为,核心国家剥削边陲国家的方法不外乎贸易、投资和( )
A.竞争 B.欺骗
C.合作 D.掠夺
参考答案:D
二、填空题
1.涂尔干认为社会变迁是由“ 团结”式的传统社会进化到“有机团结”式的现代社会。
参考答案:机械
2.斯梅尔瑟将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区分为三个步骤:社会 、社会失衡和社会整合。
参考答案:分化
三、名词解释
工业精神
参考答案:是指那种毕生营营役役、勤奋工作的态度,具有冒险犯难、坚毅不屈的创业决心,以及那股不断以积聚财富、扩展业务为职志的心态,但同时又安于俭朴的生活方式而言。
四、简答题
简述发展政策与其他制约因素在协调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参考答案:
(1)发展政策与个体行为的协调问题。
(2)发展政策与执行机构的协调问题。
(3)发展政策与社会结构的协调问题。
(4)发展政策与社会制度的协调问题。
(5)发展政策与其他内部因素的协调问题。
(6)发展政策与外部因素的协调问题。
五、论述题
试述现代人的共通性格。
参考答案:
(1)对社会变革持开明态度,而且用于体验新生活方式和尝试新鲜事物。
(2)关注社会问题、惯于发表意见,同时又意识到不同意见的存在是一种正常现象。
(3)热衷于追寻事物真相和获取资讯,这样做亦能使自己在发表意见时有所根据。
(4)留意当前及未来事务,甚少沉湎于过去及前尘往事。
(5)重约守时、作息有规律,对公务和私人日常生活都会列表编排,使之一目了然、便于查阅。
(6)做事讲效率,绝不轻视自己客服困难的能力。
(7)认为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乃成功的要素之一,因此无论在处理公务或安排私事时,都有周详的计划。
(8)对人和生活都充满信心,相信人人都会恪尽本分、循正途去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9)讲求公平、坚持论功行赏的原则,鄙视特权和特殊待遇。
(10)重视教育和职业培训。
(11)善于体察和维护他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