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萍:诵读国学经典 涵养道德底蕴
高萍:诵读国学经典 涵养道德底蕴
作者:无锡新区第一实验学校书记、校长 高萍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2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生活环境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着学生的思想理念。教育规律揭示,道德教育只有关注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才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潜能。而经典诵读能滋养学生心灵。一枕经典养气骨,无边诗书陶性情。打开经典就是打开全世界的美,古今中外数千载文明奔来眼底。我校把读经典,诵美文,品古韵作为全校师生的生命状态,作为学校的一种文化内核去支撑学校的发展,从一名教师的角度,我觉得这是一条开满鲜花的道路。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民族自豪感。“口诵心惟”,“口咏其言,心惟其义”。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下面我就简要介绍一下小学部经典诵读的一些做法。
一、让古诗词在校园和课堂中灵动穿行
1、每周一诗,课前一吟。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每周一诗,每日一成语,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这样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让孩子认识做人的道理,分辨美丑。
2、将古诗词学习与现行语文教材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古诗词穿行于字、词、句、篇、章的课堂学习中,既为古诗词的学习积累提供了语言坏境,又为课堂上教材的学习创设了诗意的境界。
3、举办诗社,学以致用。吸收对古诗文兴趣特别浓的学生为诗社学员,并由专任教师组织他们开展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4、学科竞赛,以赛促读。每学期进行多次语文学科竞赛:诗文配画比赛、经典课文课本剧表演赛、古诗文知识抢答赛等,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改变学生“读好语文书就行”的学习观念,使他们从小受到优秀古文化的陶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享有极高的地位,为我们的德育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论是代代传诵的故事,发人深省的历史,极具特色的歌曲和绘画作品,还是优良的精神……,都是中国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的孩子们最好的德育教材来源,其教育意义是无可比拟的。
二、营造环境氛围,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经典诵读工作的开展和推广,首先要让教师、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宣传发动、营造氛围的工作。我们建设起了立体式的书香环境,景景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在校园内悬挂经典诗文版画,张贴经典诵读宣传标语和学生古诗文书画作品,每月一期的“语文橱窗”内容以经典诗文为主;教室环境也体现了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要辟有诗园,展示学生阅读经典诗文的活动成果,如,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手抄报等,使“诗满园壁壁吐秀,书飘香处处含芳”。
三、依托校本教材《古风古韵》、《谐韵》,有序、规范开展晨读、午赏、暮诵活动
开展“晨读、午赏、暮诵”活动,让学生的每一天都浸润在经典的熏陶中,让诵读经典成为班集体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晨读、午赏、暮诵”是将诵读活动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校本教材中精选了童谣、童诗、古诗、中外现代诗歌、散文诗等诗性文本,是一个具有无穷魅力的潘多拉魔盒,迸放着人类的思想灵光和智慧的火花。
【晨读】
晨诵的目的主要在于丰富儿童的生命。通过晨诵,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让孩子的灵魂、精神因诗歌而获得充分的舒展。各班共同探索晨诵课程,积极参与“晨读课”研究,开设“晨读课”。每学期,要求全体班主任依托校本教材《谐韵》,每月由一位教师展示晨读课,时间15分钟。晨诵强调的是一种精神状态,精神状态的调整来自于老师自身的感染、传递以及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欣赏,这样师生都会以崭新的、富有活力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一天。晨诵已成为我校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成为全校德育工作的晴雨表,对全校德育工作起到引领的作用。
【午赏】
“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我们是中华少年,童年时光,我们亲近经典。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我们是新一少年,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今天,我们与圣贤为友,今天,我们与经典同行。” 每周二、四有一位教师主持午赏广播,时间15分钟,广播节目名称叫《成长——在经典的引领下》。节目中,老师们用丰富多彩的形式组织全校学生共读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启蒙巧对》等内容。这一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不但会背诵这些传统经典名作,更能理解运用,将这些经典所蕴涵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化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在知恩、感恩、学会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文明礼貌等举止行为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了道德文化修养。
【暮诵】
坚持“日有所诵”,每天10分钟,把朗读、背诵作为孩子每天回家雷打不动的作业,为孩子丰富的人生铺垫坚实的根基。鼓励孩子投入地朗诵,背诵需要的是用脑,而朗诵需要的是用心——忘记背诵的沉浸。暮诵形式有许多创新,可尝试以乐配诗、以诗配乐、方言诵读、配图诵读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这些喜闻乐见、新奇刺激的形式中诵读经典,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暮诵活动。
四、坚持将“经典诵读”与我校各班级的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我们还充分发挥各级部老师的积极主动性,以级部为单位,开展有级部特色的经典诵读系列活动,把诵读经典作为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内容。如:去年三月份,五年级级部开展了“悠悠中华情,拳拳爱国心”——赏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系列活动,第一周,宣传启动;第二周----读书;第三周----讲故事比赛;第四周----小报评比;第五周----知识竞赛。又如,五月份,二年级级部还开展了“诵读经典,感悟真情”古诗积累诵读活动,他们围绕“劝学篇、咏景篇、思乡篇、爱国篇”四个篇章进行了诵读。六月份,四年级级部的“走近三国,品味经典”系列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享受语言的盛宴,感受经典的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五、《与经典同行》,在经典活动中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让经典活动给学生打上生命的烙印。每一个学期我们都有为期一个月的读书节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比如上学期我们重点开展六大主题活动:书签制作比赛、读书励志电影欣赏、“阅读60分”阅读周、“好书对对碰”、国学经典诵读大赛、“书香家庭”评选,精彩纷呈的活动,在同学们之中激起了千层浪。
就拿“阅读周”来说吧。我们的口号是“每天阅读60分”。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时间,是属于孩子们和他们喜爱的书籍的!孩子们终于可以尽情徜徉在书海中了。瞧,午后的教室里,黄昏的草坪上,周末的书房里,到处是孩子潜心阅读的身影!伴着书香生活,枕着书香入梦,那是我们渴望的美好人生,那是我们追求的优雅生活,惬意阅读周,芬芳满心田。阅读周,真好!
浓浓的诗词文化氛围,使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几年的古诗词诵读课题研究,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在诵读经典活动中,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思想,净化了灵魂,为他们的生命着上民族的底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让学生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味和享用。同时经典诵读对班级文化建设散发出它那独特而沁人心脾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