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阿里员工:“最终,他们逼死了我。”
-1-
“你能接受加班吗?”如今,或许只有很少的职场人会回答不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加班成了见怪不怪的现象,好像不加班,你就不属于这个时代。
前阿里巴巴执行副总裁卫哲,在校招时明确表示“不接受加班的不招”。
在京东,管理层被要求每周至少工作70个小时,管理层会议还要放到晚上和周末开,以避开早9点到晚7点之间的正常工作时段。
在58同城,全员“996”工作制,上班时间为早9点到晚9点、一周上班6天,没有任何的补贴和加班费。
华为的“996”工作制也已经成为默认制度,能在10点前下班就已经算很好的了,员工在工位下面放着枕头和床垫,实在累的不行了,在公司就能睡,睡醒了接着工作。
在小米,实行的工作时间是“朝十晚十”,晚上10点,还能看到灯火通明。
名企盛行加班文化,小型企业也并不轻松,甚至在小公司加班,比在大公司更加辛苦,因为没有成熟的制度规范,老板说加班就必须加班,老板说下班才能下班,员工只能消耗自己的健康和青春去实现老板的梦想。
虽然我们时常讨论着,“如果生活被工作占满,你该怎么平衡”这样的命题,也在一些“加班过度猝死”这类事件发生以后,在朋友圈和微博转一圈“还是命重要”,然后又马不停蹄地投身到加班的队列之中。不然要怎么办,还有房贷要还,还有家庭要承担,所以我需要一份能养活起自己的工作,为了生存。
我总让自己再咬牙坚持一下,可生活却对我毫不留情。
-2-
2015年3月13日深夜,一位叫张斌的IT工作者打卡离开公司,从前一天的凌晨1点,他就来到公司开始工作,工作时间长达21小时48分钟,连续工作11天之后,他猝死在公司马桶上。
2016年11月,22岁的阿里员工潘洋在微博上发表了《工号105751实名投诉阿里巴巴,终于我被你们逼死了》的公开信,疑似自杀。
连续12天的高强度工作后,在与同事的沟通中发生冲突,在60多个同事的围观下崩溃大哭,最终倒地抽筋被送进医院,直到最后领导也没有给他一个交代。最后,潘洋得了中度抑郁症。
22岁的年纪,本是最好的年华,初入自己梦想中的职场,想要有一番作为,感觉自己想做的事情都能实现……能够进入阿里这样的大企业工作,想必也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这么有前途的一个年轻人,就这样,毁了。
最终,他们还是逼死了我。
我把这个新闻转给了周围的朋友,有人说,“感觉很心酸,心里堵得慌”,有人说,“感觉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可是大部分人在说,“才加班12天就坚持不了?身在职场,就这么点抗压能力怎么行。”
很多时候,可怕的不是别人强加于你什么,而是连你自己都觉得,这是应该做的。
-3-
被加班压榨的职场人,到底有多惨?
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永远都不知道有多严重。我们常常在新闻上看到过度工作猝死的新闻,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吧。数字可以告诉你答案:在我们的国家,每年有60万的人因工作过度而猝死。也就意味着,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人因为过度工作而离世。你还觉得离自己很远吗?
最近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一个高中生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想说的话,他说:“我看到大人们在不断地竞争,可是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竞争,好像就是大家都这样,所以我也必须这么做。”
以前,加班只是为了按时完成工作,而现在,加班是为了什么?为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还是为了让老板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自己都不知道。
-4-
我的一位同学曾去上海看自己的哥哥,去了一周的时间,结果一面也没见上,问起原因,他只用一句话苦笑带过,“我哥在华为上班。”
一名创业公司的员工晒出自己近5个月的下班时间:最早9点下班,最晚12点下班,周末加班没有调休,并且没有加班工资。另一位互联网公司员工则表示,一天中除去工作、通勤、吃饭时间,自己只剩下五分钟的休息时间。
这样的故事,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加班成了一种可怕的团队文化,它给人打鸡血让人亢奋,鞭策你拼命向前,它剥夺了你思考的能力,让你什么都不想,像只竞技马一样只看着前方奔跑。
如果有人告诉你,以后成功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自己,那你不妨告诉他,以后猝死的我,一定会恨死现在拼命加班的自己。
前面提到的猝死者徐斌,在猝死的前一天,他跟妈妈说:我太累了。
觉得累并不可耻,为什么你到最后一刻,才敢说出来……
你也常常加班吗?
你觉得这样的加班,值吗?
在留言区说出你的心里话吧
最后,给所有辛苦的职场人
一个大大的拥抱
希望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中
记得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