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村”连续40年考上192名大学生 仅164户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中庸镇泗林村,是一个风景如画的自然村。全村共164户,却出了192名大学生,平均每户1.17名大学生。恢复高考的40年中,该村每年都有考上大学的,其中一年有12人同时考上大学,有的还考上名牌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村”。
2017年4月8日,“视图空间”作者来到该村,发现这里读书气氛还是很浓的,除了田地间忙农活和休闲的,大人一般在家监督、指导孩子看书和写作业。
泗林村村民都姓李,全村共818人。其党支部书记李乔送介绍说,祖辈一直把勤奋读书当作一条“族训”,并写进族谱,教育后代饮水思源,勤学苦读。
族谱上有一条明确写到:吾族儿女,刻苦勤奋,光宗耀祖,牌匾记名……
1977年恢复高考后,泗林村的李彦明、李忠佩同时考上大学。1978年,该村就成立了“励志会”,鼓励全村人以读书为荣,不学为耻。图为现如今“励志会”的5名成员。
当村里有人考上大学,“励志会”就会制作一块“光宗耀祖”的牌匾,送到当事人家里。牌匾上,还有姓名、考取的大学、年月等信息。图为李龙昌家的墙上挂的牌匾,而他的儿孙共7人考上大学。
4月8日,在泗林村,李庆华老人在展示照片。他的2儿1孙,共3人考进同一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泗林村的李忠清介绍说,从恢复高考至今的40年中,他们村每年都有人考上大学,有的考上名牌大学,有的成了博士,有的在大学当教授,有的成了工程师,有的成了公务员,“但当老师的最多,共有43人。”
他们的想法很纯粹:大家都是靠读书走出农村的,且教育是大计,应该要把所学知识,传播给他人,激励更多人勤奋好学。
当然这些考出去的大学生,也不忘本,村里的建设,出力的出力,出钱的出钱,如今正在搞旅游开发。图为泗林村的“迷宫”。
图为泗林村的“环村公路”。村民还说,当下,大学生伸手便是,但他们以此为荣,认为多读书,总比读书少要好,“而且仅一个自然村,连续40年有人考上大学,也是一件光彩的事。”
现如今,他们除了组织开始丰富的文化活动外,读书看报仍旧是这个村的良好习惯。而今年的高考即将到来,李忠清说,他坚信今年本村又会有人考上大学。
泗林村人很好客。村民都说,随时欢迎到他们村做客。